小胡氏正在氣頭上,劉璃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忤逆她。但劉璃心裡有點想孟知年了,不,不是有點,是很想他。不知道這一個月他會不會在墨坊齋等她?一想到這裡,劉璃就坐不住,拿起筆寫了個小紙條,派小丫頭送去墨坊齋。
最近劉丞相特别忙,自外地巡察回來已經連續好幾天沒有回府。皇上似乎對内閣頗有不滿,在一次朝會上大發雷霆,内閣首領劉丞相首當其沖承受了聖上的炮火。
隻在前天下朝後,劉禮匆匆回府一趟,在書房待了小半個時辰,又走了。
小胡氏沒來由地感到一絲不安,這種感覺她說不上來,就是内心裡焦躁不安,外在表現就是坐立難安。
劉璃也坐立難安,她掰着指頭算算日子,已經快半個月沒見到孟知年了。在冬天本來可供消遣的事情就少,心裡有思念之人後更是度日如年。
又是枯坐一日未翻書,劉璃合上桌上的詩集,這是在墨坊齋買的,至今還沒看完半本。
丫頭推門進來,手裡舉着一個信箋,“小姐,國公府派人送來一封信。”經過半個月的休養,她已經行動自如,健步如飛了。
劉璃頓時來了精神,“快拿來我看看。”許是淩仙兒從山莊回來了。
劉璃接過信,簡單幾行字,卻讓劉璃反複看了幾遍。
淩仙兒要去南疆了?!
小胡氏從屋外進來,見劉璃皺着眉頭,便問:“怎麼了?”
劉璃見是小胡氏,便将信遞了過去,“盛大人被調往南疆軍營,仙兒也鬧着要去她大哥那兒,國公爺已經同意了。”
小胡氏掃了一眼信,“淩家紮根南疆這麼多年,仙兒過去會有很好的照顧,不用擔心。”
“我是舍不得,南疆離京城如此遙遠,她這一去,我們不知何時才能再見面。再者,南疆再好,也比不得京城富庶繁華,自小習慣了京城的熱鬧,在南疆她不知能不能過得慣。”
小胡氏笑笑,坐在劉璃身邊,“傻孩子,她在南疆有家人,有愛人,怎麼會不慣?即使剛開始會不熟悉,但隻要身邊有親人在一起,就可以排除萬難。慢慢的就會有新朋友,慢慢的會習慣南疆的風俗。”
劉璃自知道理如此,可她自幼沒有姐妹兄弟,性格又比較冷淡害羞,平日裡就淩仙兒會惦記着來找她,如今淩仙兒遠去南疆,劉璃心裡特别難過。
“母親,你說為什麼我們不能一直在一起呢?如果盛大人不調任,仙兒也就不會跟着去了吧。”
劉璃抱着小胡氏,将頭埋在她的頸窩。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女兒大了終歸是要嫁人,要離開家的。”小胡氏憐愛地摸摸劉璃的頭,“我們的小璃兒遲早也會嫁人,也有一天會離開家。仙兒找到了自己的良人,她很幸福那我們也要祝福她。”
劉璃抱着小胡氏,心裡煩亂,“我明白的,母親,我就是一時間接受不了。”
小胡氏慈愛地拍拍劉璃,“我先回房了。”
劉璃乖巧的起身送小胡氏出門,“母親,爹爹什麼時候回府呀?”
提起這事,小胡氏眉間又攏上一層愁緒,“今日我送了些吃食和衣服過去,你爹爹讓我們不要擔心,等事情處理好了就會回家的。”
劉璃不想惹小胡氏過多擔憂,便不再問下去。
這段時間小胡氏經常去廟裡上香,一早出門,中午用過齋飯才回府。趁着這檔口,劉璃去了幾次墨坊齋,可惜的是都沒有遇到孟知年。
今天是休沐日,劉璃用過早飯便到了墨坊齋,還是沒見到孟知年。
她狀似聊天的口吻問店小二:“孟大人今天也沒有來嗎?”
因為孟知年和劉璃都是店裡的常客,店小二自然知道兩人熟識,于是老實回答:“回小姐,孟大人這段時間都沒有來墨坊齋,哦!前幾天倒是點了幾本棋譜,讓送到府上去。”
店小二偷瞄了一眼劉璃的臉色,試圖安慰,“許是孟大人這段時間公務繁忙所以才沒有來。那日我去孟府送棋譜時,孟大人還沒回府呢,所以我估計孟大人有事留住抽不開身,等閑時便會再來的。”
劉璃知道店小二在安慰她,但他的話絲毫沒有安慰到劉璃,反而讓她心情更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