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愧是國公爺的學生。”說到這裡劉禮停住,看向劉璃,“對了,我今日在宮中遇到了太後娘娘,娘娘提起你送的五經十六卷經書壽禮,太後娘娘很是喜歡。”
劉璃說道:“太後娘娘最是喜歡參禅禮佛,對經書聖卷更是珍惜非常,我的筆墨與名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能夠得太後娘娘的誇贊,實在是受寵若驚。”
劉禮點點頭,“勤練筆墨,終有所得。”
他看向門外,見小胡氏正朝着書房走來,他站起身說道:“走吧,你母親應該是來喊我們吃飯了。”
京城一連下了好幾天的雨,今日終于放晴。
劉璃帶上小丫頭,喜滋滋地朝墨坊齋奔去,淩仙兒壽辰快到了,她想去買個新硯台當做生辰禮送給這個小壽星。
這一天的人特别多,許是大家都被雨阻在家裡太久,好不容易等到天氣放晴全都從家裡出來了,大街小巷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劉璃如同往常一般邊走邊逛邊買,還未走到墨坊齋,小丫頭手上已經捧滿了各式各樣的小物件兒了。
劉璃看看不遠處墨坊齋的招牌,對小丫頭說:“我在墨坊齋裡等你,你先把手上的東西放到馬車上去吧。”
小丫頭擡頭看看近在咫尺的墨坊齋,又低頭掂掂自己身上挂滿的東西,猶豫了一下,最後隻好叮囑道:“那好吧,小姐,你先進去墨坊齋逛一會兒,我放完東西很快就回來,你可不要亂走。”
劉璃有些好笑,“好啦,我知道的,你明明年紀比我小,怎麼像個老嬷嬷一樣唠叨。”
小丫頭嘟着嘴,“還不是小姐長得太好看,我怕一個沒看緊,被人搶了去。”
劉璃微微臉紅,擡起手佯裝要打她,“嘿你個小丫頭,調皮!”
小丫頭吐吐舌頭,抱着一堆東西笑嘻嘻地走了。
墨坊齋的裝潢非常富有書香氣息,一樓展出各種字畫和售賣各種紙張,有些客人會在店裡搶購或預約名家的字畫,也有許多會直接在店裡挑選成品,作為裝飾擺放在家中。沿着樓梯走上二樓,明顯地被分為兩部分,左半邊是出售筆墨和寶硯,右半邊則是出售名家書卷和......各類有趣的小話本。
劉璃是墨坊齋的常客,店小二見劉大小姐光臨,熱情地迎上去。劉璃熟門熟路地準備朝二樓走,卻見一樓正中央擺了一個圓台,許多人正圍在圓台中挑選字畫,劉璃随口道:“店家生意興隆呀!”
店小二樂呵呵地說:“承小姐吉言,最近來的客人确實多了,大部分是來求狀元的墨寶來的。”
劉璃聽到這裡頓了一下,問道:“狀元的墨寶?”
店小二一邊在前面帶路,一邊側過頭回答:“是的,今年新科狀元孟知年孟大人,早年間他寫的一些文章,被衆人追捧流傳。”
“這麼多?”劉璃看着圓台上快鋪成小山的書卷,有些不信。
店小二看出劉璃的心思,解釋道:“圓台上那些都是我們掌櫃的請秀才書生謄抄的,客人們争相買回去誦讀,正品墨寶還鑲挂在我們店裡呢。”
劉璃好奇,想要看看孟狀元的“正品墨寶”,店小二仿佛猜到了劉璃的心思,不待劉璃開口便指向一處,“您瞧,就在二樓右邊兒正中央的牆上挂着,現在人不多,小姐過去便能看個全貌。”
墨坊齋二樓的設計很有特色,左右兩邊泾渭分明,在最中間架起一座寬敞的拱橋,拱橋兩邊放滿了君子蘭。如此便像隔出了兩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在一邊翻閱書卷的人不會被另一邊采買筆墨的人打擾。
劉璃輕輕提起裙擺,走過拱橋,來到店小二口中狀元正品墨寶面前站定。這是一篇遊記短文,被精心地裝裱挂在牆上。劉璃從頭到尾認真讀完,行文流暢,字迹蒼勁有力,劉璃的手不自覺得點在唇上,歪着頭仔細研究着面前的字迹,都說人像字,字像人,一個人的心性會從字迹中體現,面前有些淩厲筆鋒的字迹與面如冠玉、舉止斯文的狀元本人可真不像啊。
感到身旁有人走近也在看字,劉璃沒有回頭,自覺地往旁邊讓了讓位置。隻聽着“啪嗒”一聲展開扇子,随之而來一道聲音,“字形還可以,但字意還不到家,有些過于追求技巧而略顯刻意了。”
劉璃聽到聲音,猛地轉頭,就見孟知年手執折扇,笑靥如花地站在她身邊。
心如擂鼓!
劉璃内心咆哮,為什麼有人會笑得這麼好看!
劉璃極力克制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孟大.......哥,你怎麼也在這裡?!”
孟知年見劉璃微微泛紅的臉頰,眼神柔和,“聽說墨坊齋新出了一個話本,我來看看。”
劉璃點點頭,然後陷入短暫的沉默,沒見到孟知年之前,她有好多話想說,現在見到了,反而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孟知年在一旁也未吭聲,但劉璃知道他在看她,在劉璃臉紅透之前,孟知年終于放過她,轉頭看向牆上的字。
劉璃松了一口氣,終于想起要問什麼,“這真是你寫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