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興緻很高,她不在乎有沒有禮物,貴不貴重,過壽就是圖個熱鬧,領個心意也就罷了,現如今看到是劉璃呈上禮物,開心地說:“快,拿上來我瞧瞧。”
嬷嬷從劉璃手中接過紫檀木盒子,雙手呈遞到太後面前,太後打開盒子,厚厚的5捆經卷整整齊齊擺放在盒子中,她拿起《天樞經》翻開,字迹工工整整,可見抄錄之人的用心。
太後贊賞地點點頭,感到很欣慰。璃兒的字又進步了,沒想到這孩子這般上心,她隻在月初去護國寺時與主持聊起過五經十六卷,沒想到劉璃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謄抄了一份,這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份禮物确實難得。
在場的衆人哪個不是察言觀色的好手,見太後雖未多語,但從那慈愛的眼神和滿意的神色上就可以看出,劉璃的禮物是送到太後心坎上了。
壽宴在太後娘娘的拆禮物和觀賀禮中結束,按往常慣例,衆人會在用完宮廷晚膳後回府,現在距離晚宴開始還有大半個時辰,小胡氏對劉璃說:“我去找各家夫人叙叙舊,你要跟我一起來還是去找你的小姐妹玩?”
劉璃四處望了望沒有見到淩仙兒,想着她可能先去後花園了,便說道:“現在這個時節觀鯉池的荷花應該開的正盛,我想先去後花園裡逛逛,晚宴前回來。”
小胡氏看大部分的小姐公子們都出去了,便吩咐丫頭跟着小姐去,順便帶上傘防着下雨。
從大殿側門出來,穿過一道拱橋,就到了後花園。這裡的路劉璃很熟,她以前最喜歡和太後娘娘在後花園裡賞花。京城盛夏的天氣特别悶熱,但是後花園觀鯉池的涼亭四周種滿了竹子,很是清爽,太後娘娘會命人将冰塊放在亭中,讓侍女在一旁扇着,她會躺在藤椅上賞花品茶看書,劉璃便會在亭中石桌上臨摹字帖。有時候劉璃偷懶擡頭,會看到太後娘娘舒服地打盹兒。
小小一塊涼亭真是避暑聖地,不知如今是否依舊?
劉璃一邊想着一邊慢慢走過去,路上遇到三三兩兩結伴遊園的公子小姐,打過招呼後也未多做停留。
來到觀鯉池,池裡的荷花已經開了,花開正豔,蓮蓬高高探出頭,仿佛要炫耀自己長勢喜人。劉璃找到一塊陰涼地停下來觀賞,後花園的景緻與印象中一樣引人入勝。
“劉小姐。”
此時有一位公子過來打招呼,劉璃回頭一看,原來是今年的探花郎裴松,馬上回禮道:“裴大人。”
裴松與劉璃站在一排,隔了點距離,也看向觀鯉池,說道:“宮中荷花開正盛,正是賞荷好時節,劉小姐也是在賞荷?”
劉璃應道:“是呀。”
裴松又說:“在江淮一帶,荷花池邊一般會種上垂楊柳,風吹柳條翻飛,輕點水面,綠枝拂過荷花,别有一番趣味。”
劉璃想起小胡氏說過裴松是江淮總督之子,便順着話說:“江淮美景天下聞名,我自小就聽祖父說過,神往已久。”
裴松似是無意地客氣,“以後小姐若是有機會遠遊到江淮,裴某一定做東,帶劉小姐好好賞一賞江淮美景,品一品江淮美食。”
劉璃正想着如何回話,便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裴大人,原來你在這裡。”
這個聲音,幾個時辰之前還在劉璃的夢中出現過,劉璃的心跳瞬間加快,開心的眼睛都亮了,她轉過身行禮,“孟大人。”
孟知年搖着扇子走過來,臉上一如既往地帶着笑。
“孟大人找我?”裴松問道。
孟知年慢條斯理地說道:“盛琏他們正在竹林,幾個人約着要去看貢馬,記着你曾說過想要去一睹汗血寶馬的風采,便想尋你是否要同去。”
裴松道:“我剛從任上下來入宮就到這個時辰了,我現在過去找他們。”說完看向劉璃,“劉小姐對此是否感興趣,要不要也一同過去?”
劉璃看看孟知年,想了想便說:“謝謝裴大人,我母親待會可能會來後花園尋我,我就不過去了。”
裴松了然,便道告辭。
劉璃見孟知年站在一旁沒有跟裴松一道離去的意思,便開口問:“孟大人不去看汗血寶馬嗎?”
孟知年收起扇子,說道:“熱得慌,不去。”
劉璃見孟知年有些興趣缺缺,就乖乖站在他旁邊,望着前方滿池荷花出神,她想象着,自己與孟知年站在一起觀荷的背影。
孟知年突然低語問:“你想去江淮?”
出神的劉璃沒聽清楚孟知年的話,有些迷茫地擡頭,而孟知年正側過頭看她,長長的睫毛在臉上投出長長的影子。
劉璃白皙的臉龐慢慢爬滿紅霞,“......嗯?”
孟知年見劉璃的反應,臉色稍霁,重複道:“你想和裴大人一起去江淮?”
劉璃愣了一下,知道孟知年誤會了,馬上擺手解釋道:“沒......沒有,我就是......就是向往江淮美景,沒有說要和裴大人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