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達成,劉徹頓時就笑了。
霍去病:所以陛下騙小孩,哼哼。
“問:元狩三年,為了應對因對外戰争造成的财政虧空問題,漢武帝采取什麼措施呢?
1.鹽鐵官營。2.專設“武功爵”。3.号召百姓捐錢。4.實施算缗告缗。”
這個問題一定是來報複他的。劉徹幽幽看着白澤,他前腳說沒錢,後腳就告訴他,對,你确實快沒錢了。
好紮心,果然話不能亂說,容易成真。
還有這幾個選項,看起來曆史上那個他後來财政狀況确實相當不妙。
第二個選項,噫~賣爵位真的有點跌份啊。
第三個選項,沒錢的時候加稅了沒有?加了的話還指望百姓捐錢,感覺真的落實,百姓肯定又要被剝削了。
畢竟,哪個地方的百姓捐的多,當地長官不就有面子了,那麼地方官員會不會給下面的人指标,然後下面的人再逼迫百姓捐錢?歸根結底又是另類的加稅。
這兩個選項一看就是朝廷很山窮水盡了才會幹出來的事情。
劉徹這回真的歎氣了,好難啊,應該不是他幹的吧?
不過,最後一個是什麼?
桑弘羊專業對口,“鹽鐵官營早有先例,就算是實行起來,也不過是收回這兩項罷了,也确實是一個增收的好法子。”
要知道早在春秋時期齊國的管仲就提出“官山海”政策,即對鹽和鐵一起實行專賣。到了秦國商鞅變法,控制山澤之利,也實行鹽鐵專賣。
當時的山海之産主要是鹽、鐵,官府壟斷經營,寓稅于價,使人民避免不了征稅,又感覺不到征稅。
但是到了漢初,因為朝廷主張無為而治,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所以也就開放民營,對鹽鐵采取放任政策。
據桑弘羊所知,經營鹽鐵的商人富比王侯。
既有先例又營收極大,若是真的到了缺錢的時候,以此開刀,重新實行鹽鐵官營确實是極好的。
“最後一個是商稅?”桑弘羊敏銳問道。
白澤點頭。
桑弘羊立刻就琢磨起來,不知道這商稅是怎麼收的,要是能知道具體内容就好了,可以借鑒一下。
别看商人地位低下,但是真的有錢,而且搞商稅總比把把賦稅加到農民身上好吧。
而且桑弘羊以他對天子的了解和神獸劇透的未來,總覺得自己應該早做準備。
這個錢,它可能一直都會缺。
别以為國庫增收越多,就可以放心,天真。
錢越多,可以辦的事情就越多,然後花錢就越多,如此循環,國庫永遠缺錢。
早做準備,到了緊急時刻也不至于手忙腳亂。他心裡暗暗嘀咕。
然後對劉徹道:“陛下,臣以為應該選擇第一個。”主要是,不到萬不得已,後三個都不是最優選擇。
而從題目來看,這也許是大漢比較前期的時候,這時候财政有缺,應該也不會太離譜吧。
劉徹覺得很有道理,反正他肯定不選中間兩個,第一和第四相較之下還是第一吧,靠譜點。
“神獸,徹選第一個。”
白澤又看了眼他倆,點頭,“答對了。”
嘿。劉徹雙手叉腰,又嘚瑟起來了。
多薅羊毛,他以後肯定不會那麼窘迫。
白澤忍不住又看了他一眼,然後沉思一下,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