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八卦史記故事 > 第71章 秦本紀(三十三)

第71章 秦本紀(三十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長平之戰,秦國軍隊前後斬殺趙國士兵及趙上黨民衆四十五萬人,此後趙國元氣大傷,再也無力單獨和秦國全方位對抗,此戰後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

趙孝成王後悔沒有聽從平陽君趙豹的建議,又因為趙括的母親先前阻止趙括出征時說的話,沒有誅殺趙括的母親。

但是趙國的衰敗不可避免了,失去了那麼多的士兵,不僅僅是軍力,還有民生(士兵農忙要種地的,而且幾十萬個家庭破碎)整體的國力都跌落一個大的台階。所以趙國人恨當時在趙國的秦國人質異人是很可以理解的。

趙國慘敗,吓死韓惠王了,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趕緊拱手獻上垣雍。

這一年秦軍分兵三路。武安君白起返回秦國。王龁帶兵攻打趙國的武安、皮牢,攻下兩地。司馬梗向北平定太原,秦國完全占有韓國的上黨。正月,秦國收兵,重新在上黨集結。當年十月,五大夫王陵攻打趙國的邯鄲。

關于秦軍分兵和白起回朝這件事,主導者是範雎。

長平之戰後,白起本來是打算乘勝滅掉趙國。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再次平定了上黨,後軍分三路:一路由王龁率領,進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馬梗攻占太原。而白起親自帶兵圍攻邯鄲。

韓國和趙國驚恐萬分,派蘇代用重金賄賂範雎說:“白起擒殺趙括,圍攻邯鄲,趙國一亡,秦就可以稱帝,白起也将封為三公,他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漢中,北擒趙括的軍隊,就算是周公、召公、呂望(姜子牙)的功勞也不能超過他。如果趙國滅亡在白起手裡,秦王稱王,那白起必為三公,您能甘心位置在白起之下嗎?即使您不願意處在下位,那也辦不到。秦國曾經攻打韓國、圍邢丘,圍困上黨,但是上黨百姓都願意投奔趙國,天下人很久以來都不樂做秦國子民。假如今滅掉趙國,秦的疆土往北接壤燕國,往東接壤齊國,往南接壤韓魏,但秦國能所得的百姓,卻沒多少(大家都跑掉。一面之詞,其實未必,韓國魏國内部也矛盾重重,百姓過得也不好)。還不如讓韓、趙兩國割地求和,不讓白起再得滅趙國的功勞。”

範雎于是借口秦兵疲憊,急待休養,請求允許韓、趙割地求和。秦昭襄王應允。韓國割讓垣雍,趙國割六座城以求和,正月休兵。白起從此與範雎結下仇怨。

然後十月王陵再次帶兵攻打趙國邯鄲,這裡的十月不知道是休兵後的十月,還是長平之戰後的十月。如果是長平之戰後,範雎想辦法把白起找回來讓王陵替代白起統領戰局。如果是休戰後再開戰,那就是找到了新的開戰理由。

促使秦昭襄王接受和談應該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魏國出兵了。

趙國的平原君趙勝寫信給其妻子的弟弟魏國的信陵君,委托他向魏王請求發兵救趙,于是信陵君就去求魏王發兵,魏王派晉鄙率十萬大軍救趙。但由于秦昭襄王的威脅(誰敢幫趙國就是跟我為敵),魏王隻好讓軍隊在邺城待命。信陵君為了救趙國,隻好用侯嬴的計謀,殺了魏王的寵姬如姬的殺父仇人,如姬為報恩幫信陵君偷取虎符,信陵君率領大力士出其不意殺了晉鄙,率兵救趙,在邯鄲大敗秦軍,才避免趙國過早滅亡。

這個是很精彩的故事,具體的大家可以檢索“竊符救趙。”而平原君和信陵君這兩位跟齊國的孟嘗君、楚國的春申君同為戰國四公子。這四位最出名的就是養士,之前咱們講過孟嘗君,他到秦國做丞相後來逃跑,然後聯合魏國韓國等國家聯合攻打秦國。

咱們簡單講講戰國四公子吧。

首先,平原君趙勝是趙武靈王的兒子,趙惠文王的弟弟,趙孝成王的叔叔,在趙國他三罷三起,從政48年。他相對有名的事件1,有次有個跛腳的人被平原君的小妾看到,小妾嘲笑跛腳的人,第二天那個跛子跪求平原君殺掉小妾,平原君不答應,結果手下門客走了大半,後來調查才知道門客們覺得平原君好色輕士,所以紛紛離開。平原君就把小妾殺了,然後認錯又把門客們請回來。

2,提拔趙奢。趙奢曾經在類似戶部的部門工作,征收田稅,平原君家不交(丞相帶頭抗稅,趙國财政和風氣能好嗎?),趙奢按規定殺了平原君九個門人,平原君倒覺得趙奢有膽有才,向趙王推薦了趙奢,我們前面給講過趙奢曾經成功救援阏與,被封為馬服君。

3庇護魏奇。之前講範雎的時候講過魏國的宰相國是魏奇,魏奇誤以為範雎叛國要把他打死以儆效尤,範雎後來裝死,又被扔到廁所被人往身上灑尿,還是賄賂了看護逃得一命。等到範雎做了秦國相國,有怨報怨有仇報仇,魏王派須賈出使秦國。範雎叫須賈帶口信給魏王,立即把他的仇人魏齊的腦袋送來,否則将要屠大梁。魏齊聽說之後害怕了,逃到趙國,藏匿在平原君趙勝的家中。

秦昭襄王四十二年,範雎聽說魏齊在趙勝的家裡,就給趙勝寫信,說:“我聽說您的高義,願作布衣之交,希望您到我這裡來,願意與您為十日之飲”。趙勝畏懼秦國,隻好啟程見秦昭襄王。喝酒的空擋,秦昭襄王對趙勝說:“昔日周文王得呂尚以為太公,齊桓公得管夷吾以為仲父,範先生也是我的叔父。範先生的仇人在您家,願您使人取其頭來。不然我不放您出關。”

趙勝說:“魏齊曾是我的朋友,即使在我家,也不應當交出來。何況又不在我家。”

秦昭襄王又給趙孝成王寫信說:“範君的仇人魏齊在趙勝家,請趙王趕快使人把他的頭送來。不然的話,我将發兵攻趙,且不放趙勝出關。”

趙孝成王發兵圍趙勝家。魏齊夜間逃出,見趙國丞相虞卿。虞卿解相印跟魏齊逃至大梁,打算通過信陵君周旋去楚國謀出路。信陵君也不是不怵頭,猶猶豫豫,後來侯嬴勸他,他才到郊野迎接。

魏齊最開始聽說信陵君态度為難,就自殺;等信陵君趕到的時候,魏齊已經死了。趙孝成王終于将魏齊的頭送到秦國,秦昭襄王才放趙勝回趙國。

4,就是出使楚國,督促楚國擔任合縱聯盟首領。平原君出使楚國想找二十個門客,找到十九個以後第二十個找不出來,其中有個叫毛遂的推薦自己,然後等到了楚國以後,楚王也怕秦國,毛遂挾持楚王簽約。關于毛遂有兩個相關的成語“毛遂自薦”和“錐處囊中”。

其次,是魏國信陵君。信陵君是魏安釐王的弟弟,叫魏無忌。父親魏昭王去世後,哥哥魏圉繼承魏國王位,這就是魏安釐王。第二年,安釐王封魏無忌于信陵,他因而被稱為信陵君。

魏無忌為人仁愛寬厚,禮賢下士,士人因而争相前往歸附于他,最高峰時門下曾經有三千食客。所以當時的魏無忌威名遠揚,各諸侯國連續十多年都不敢動兵侵犯魏國,(這句話我感覺有一點誇張,國家之間保持平衡往往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

有一次,魏無忌正跟魏安釐王下棋,而北邊邊境傳來警報,說:“趙國發兵進犯,将進入邊境。”安釐王立即放下棋子,就要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魏無忌勸安釐王說:“是趙王打獵罷了,不是進犯邊境。”又接着跟安釐王下棋,跟沒什麼事一樣。可是安釐王心理很驚恐,根本靜不下心來。又過了一會兒,果然傳來消息說:“是趙王打獵,不是進犯邊境。”安釐王聽後很驚訝,問道:“公子是怎樣知道的?”魏無忌答道:“我的食客中有個人能深入底裡探到趙王的秘密,趙王有什麼行動,他就會立即報告我,我因此知道這件事。”

從此以後,安釐王因害怕魏無忌賢能,不敢任用其處理國事。

說起來就是二把手(甚至算不上幾把手)連鄰國首領身邊都安插得了人,那在國内是不是我的一舉一動也都在他眼裡?誰當老大心裡都會嘀咕。但是信陵君對着自己親哥還是大意了,你就裝作不知道能怎麼樣?

信陵君禮賢下士的故事,主要關系到兩個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