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八卦史記故事 > 第29章 周朝(十二)

第29章 周朝(十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太子被救的事最開始是個秘密,他是以邵公的兒子的身份被養着。曆史上說召公、周公兩相共同執政,号稱“共和”,這就是所謂的“共和執政”。

共和十四年,周厲王死于彘,于是在召公家中長大的姬靖被立為天子。

這裡說一下,周厲王死了周宣王才登的基,不然都稱天子,兒子聽不聽老子的話呢?所以厲王死前小太子不能登基。但是大臣可以不聽大王的話嗎?大王昏庸的話,大概應該可以吧,畢竟周文王周武王不都是商纣的臣子嗎?

之後周公召公輔佐周宣王,修明政治,遵循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遺風,諸侯又重新歸附于周。說的很容易,這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間牽涉到多少戰争。

比如說周宣王繼位後,政治上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這個人周幽王的時候還要提)、韓侯、顯父、仍叔、張仲一幫賢臣輔佐朝政;軍事上借助諸侯之力,任用南仲、召穆公、尹吉甫、方叔陸續讨伐猃狁、西戎、淮夷、徐國和楚國。

周宣王時期還延續了西周的分封政策,楚國降服後,周宣王命召穆公在謝(今河南南陽)建造住宅、宮室、宗廟及都邑,開辟土田,命傅禦将王舅申伯(申伯一脈,是宣王的舅家,也是宣王兒子幽王的嶽系,幽王兒子平王的外祖系)的親屬、家臣和私屬遷居于此。周宣王還親自前往郿(今陝西眉縣東北)為申伯(後面還會出場)踐行,賜予他車馬及玉圭,建立申國,作為鎮撫南方的軍事重鎮(地理位置如此重要,所以要娶申伯的女兒做幽王的王後)。

呂國也在同時被周宣王改封于申國以西。周宣王還封韓侯于韓城(今山西河津至萬榮縣萬泉鄉一帶),建立韓國,作為鎮撫北方的軍事重鎮。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弟弟友于鄭(今陝西華縣東),建立鄭國。所以烽火戲諸侯的時候鄭伯友拼了命的救駕,抛開一小撮的陰謀論,周幽王是自己親侄子。

此外,周宣王還封仲山甫于樊(今陝西長安區東南),建立樊國。封其子長父于楊(今山西洪洞東南),建立楊國。

在政治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恢複天子權威。周宣王在位時下令修建宮殿,命仲山甫前往齊國築城,加強東方邊境的防禦。周宣王還效仿先祖興畋狩之禮,在東都雒邑(今河南洛陽)會見諸侯。這一系列的措施,使西周的國力得到短暫恢複,史稱“宣王中興”。

在誇獎了周宣王遵循古禮之後,司馬遷筆鋒一轉,寫到“十二年,魯武公來朝見。”

為什麼專門提出這樣一個人呢?魯武公也是周朝的宗室,叫姬敖,是魯獻公的兒子,魯真公的弟弟。周宣王即位的第二年,魯武公的哥哥去世,魯武公繼位。然後,周宣王十二年,魯武公和大兒子公子括、小兒子公子戲,西行朝見周宣王。周宣王喜愛公子戲,想要立公子戲為魯國太子。

周朝大夫樊仲甫(一名仲山甫,周幽王時期也要提及)勸阻周宣王說:“廢長子立少子,不合于禮;不合于禮,必然觸犯王命;觸犯王命,必然誅滅他;所以發布命令不能不合于禮。命令不能實行,政治就沒有權威;實行命令而不合于禮,人民将背棄君上。以下事上,以少事長,是合于禮的做法。現在天子為諸侯立嗣,立其少子,這是教人民犯上。如果魯國聽從您的命令,諸侯效仿您的做法,那麼先王之命将阻塞難行;如果魯國不聽從您的命令,您因此誅伐魯國,那麼您這就是自己誅伐先

王之命。此事,您誅伐也是失誤,不誅伐也是失誤,天子您還是慎重考慮吧!”周宣王不聽,終究還是立公子戲為魯國太子。

公元前817年(魯武公九年)夏天,魯武公從周朝回到魯國後就去世了,公子戲繼位,這就是魯懿公。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