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對諸侯打腫臉充胖子,周恭王繼位後,對治國的策略進行了很大調整。
在軍事上,他改變父祖兩代以武力征服天下的做法,裁減軍隊,明法息民,讓更多的百姓安于生産,創造财富,以增加國家的财政收入。
在對外關系上,采取和平穩定的外交政策,對邊境争端主要采用和平談判的辦法解決,盡量避免武裝沖突。
在政治上,他廢除原來的“土地國有,分封臣下”的舊制度,施行土地私有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國家按規定向土地所有者收繳稅金。這是西周王朝首次把土地私有合法化。
周恭王這些舉措對國家十分有利。因為在此之前國家隻按原有可耕種的土地面積收稅,貴族們私自開墾的耕地是不交稅的。如今國家允許私田存在,私田擁有者必須如實申報,否則便視為非法私田,一經查出一律充公。這就迫使貴族們不得不将自己的私田如實上報,而一旦上報,就必須得按規定交稅,從而增加了國庫的收入。但也必然加劇了周天子與諸侯貴族的矛盾,有頭腦的諸侯,必然會把壓力轉移到領地内的臣民身上,再有頭腦一點,就必然對百姓說天子最近不聖明,周圍一定有小人作祟。周恭王的風評可能要下降了。
另外史記記載了一個小故事。
某一天周恭王出遊到泾水邊上,當時密國國君密康公跟随周共王出遊。恰逢有三位女子來投奔密康公,密康公的母親隗氏說:“你一定要把她們獻給君王。野獸夠三隻就叫‘群’,人夠三個就叫‘衆’,美女夠三人就叫‘粲’。君王田獵時,不敢獵取成群的獸;諸侯出行時,對衆人也要謙恭有禮,君王娶嫔妃同一個氏族的女子不超過三人。那三個女子都很美麗。那麼多美人都投奔你,你有什麼德行承受得起呢?君王尚且承受不起,更何況你這樣的小人物呢?小人物而擁有美物,最終準會滅亡。”密康公不聽母親的勸告,沒有獻出那三位女子。過了一年周恭王派兵滅亡密國。
這故事說的,好像密康公把美女給了周恭王就不會有事了似的,又好像周恭王多麼好色。其實很可能就是有三位美女想通過密康公結識周恭王,已達到“她們不可告人的目的”。密康公好色給截留了,密康公母親很明智勸兒子,偏兒子不聽 ,後來由于不知道什麼原因被滅國了。會不會有人繼續說這全是美色惹的禍呢?你知道美女背後帶着什麼秘密嗎?不然怎麼三個美麗的女人就能正好在天子巡幸的時候找到關鍵人士密康公?
周恭王去世了,他的兒子姬畑繼位,這位就是周懿王。周懿王的時候對諸侯的控制能力減弱,當時的詩人曾經作詩諷刺這件事。
我們看一下,前面的幾位天子東征西戰打下了大片疆域,到周穆王後期和周恭王開始解決統治内部的矛盾,想對諸侯加強統治,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尤其是周恭王時期的私有化的嘗試,在很大程度上沖擊了貴族的利益,被各級貴族反對恐怕不可避免。而當統治者變成他的兒子周懿王,一個新的天子想要延續父祖的政策,在普遍被抵制的情況下,會變得很艱難。
所謂的“王室遂衰”應該就是諸侯不聽他的話了,那麼諸侯為什麼不聽話呢?因為他普遍性的損害了他們的利益;為什麼他們敢于不聽話呢?很可能是因為生産力的發展他們變得強大了,而且最少在對付周天子的時候,它們在某種程度上聯合了。
“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為孝王。孝王崩,諸侯複立懿王太子燮,是為夷王。”周懿王也去世了,他的叔叔辟方(也有說法考證說就是他的弟弟,《史記》在這裡被認為篡改過)繼位,這就是周孝王。而周孝王去世後,諸侯又立周懿王的太子姬燮做了天子。
這裡我們看周孝王的繼位大約是宮變(周是嫡長子世襲制,周懿王有兒子),不管是自己能力夠還是有人支持,總之做了天子。然後等到他死去,下一代天子是諸侯們立的,不是周孝王自己決定的。那麼這很可能是宮變加政變。而被立的周夷王,能擁有有多大權力被多少人真心擁護,恐怕不難想象。“克殺秉政曰夷。秉政不任賢。安心好靜曰夷。不爽政。”克制,不殺人,仁愛百姓。如果有權利而能克制當然可贊歎,如果一位天子失了權柄無從下手,一般來講很難去贊美他。
周夷王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姬胡繼位,這位就是周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