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寶珠收了後道了謝,待到走出室内,不知為何,她仍然有種被坑了一筆的感覺。
誰讓她不清楚那羊肚菌的真正價值呢?她相當于是一個外來者,來到這裡也沒多少日子,隻能慢慢來了。
可至少她現在是有一筆資金了——接近一兩銀,節省一些,起碼夠他們過旬月。
村裡最不缺菜,也不缺水、柴等日用品,衣裳也是能打補丁就打幾個,就糧食的花銷占了大頭。
懷揣着大款,丁寶珠立時感覺心情舒暢,一頭就紮進了開始熱鬧的街頭,準備買買買了。
家裡的糧食才補充過,所以丁寶珠買了做涼糕的食材。那糯米是最主要的,也是丁寶珠買的最多的,之後又買了些黍米。
其次便是紅豆、棗幹,這回她可不用那麼摳摳搜搜的了,而後又買了栗子和落花生。
不過除此之外,她還去買了一包綠茶。
這時候正是采茶的時節,聽聞離象山村不遠的長森村裡就有不少種茶的人家,也有不少去收茶的。
這種包裝過的茶葉要比那散茶貴些,所以丁寶珠就先買了一包試試水。
至于最後,既然她做的是點心,那最不能缺少的一定就是糖了。
丁寶珠買了幾包紅糖,紅糖便宜,白糖略貴,所以這次她就買了上次買紅糖時的數量。
自己想買的東西買完了,丁寶珠也沒忘了家裡,但家裡也不缺菜,而她隻要做完那些涼糕,其他人也有的嘗,那麼就是……
丁寶珠一邊想着,一邊路過了不少肉鋪。有賣雞鴨的、賣豬肉的、最貴的是賣羊肉的,而且數量不多,一個個手裡都在不停忙碌,嘴裡也不忘在招呼客人。
丁宏有時其實也會殺了動物賣肉,但他在幾個村裡轉悠着賣肉,也沒有固定攤位,都是挑着去,屬于流動性。要是也像他們一樣,恐怕先要在鎮上落腳才行。
丁寶珠看了幾家店,忽然聞到了一股熟悉的魚腥味兒,原來前方還有幾個賣魚的販子,這個時節也有幾樣鮮魚上市了,特别這地方沿水域,也有許多漁民。
她上去一瞧,那視作為春令時鮮的鳜魚、鲈魚等價錢不低,但同樣也有多數人在旁邊或看或買,丁寶珠走到最後,在一家魚鋪裡買了條鯉魚。
魚販敲暈了那條四處亂蹦的鯉魚,用草繩勾在嘴上,丁寶珠放進了背後筐子裡,接着逛街。
她還想買适量的調味料,畢竟沒有這個,她再有手藝,也隻能做水煮菜了,況且在她來之前,家裡明顯是不怎麼注重調味的,有足夠的油就好了。
老姜蒜頭不能少,丁寶珠又買了點粗鹽、醬醋、生粉,而香料的價格就要貴些了,至于可能是從外邦來的那是壓根連影子也沒有。
上回提到的花椒,她也見到了,也知道姚丹為何會那樣說,而且這裡人也不習慣用花椒做菜,便作罷。
但花椒不買,她卻找到了個更合适先買的——豉汁。
也不知這裡的豉汁和現代裡有什麼區别,所以她隻是先買了一些試用。
丁寶珠算了算花銷,她之前從掌櫃的那裡要了兩百銅錢,此時還沒花到一半呢。不過這還是她壓着買,并且也沒有把所有種類的物品都買了的原因。
買了這麼多基本都是被油紙袋子等物所包裹住的,丁寶珠的筐子裡也已快滿,就準備打道回府了。
走在大道上,兩旁的某些小攤不知是賣完了貨還是什麼原因也離開了,唯獨有一部分接着留下的,丁寶珠見到他們也像是上次徐晔那樣自己帶了午食吃。
時不時徐徐春風吹過,落下幾片宛如點點胭脂的花瓣,丁寶珠伸手一接,盯着那花瓣出了會兒神。
雖說她不清楚這究竟是什麼花,但春日裡常開的花總共就那些。隻是大道上開的是這個,那村裡離丁家不遠的,開的卻是另一種花樹,而那花瓣……
丁寶珠一面想着一面回到村裡,晨起後就去種田的漢子一日都不會回去,反而也是自帶吃食,或者是家裡有人幫忙帶過去,所以這時大多都坐在樹蔭下或聊天或大快朵頤中。
她擡眼一瞧,那其中有幾棵樹木,枝頭上又是不一樣的挨挨擠擠粉粉嫩嫩的花朵,如同青春正盛的美人面。
原來那是桃花。
丁寶珠想到什麼,彎了彎唇,就打開自家木門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