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南方想了想又道:“我看好多老知青去搬石頭了,我們不去會不會不太好?”南方說着捏了捏自己的手,酸痛得厲害。
林雅歌見狀,也笑了:“我手也酸,還是不去了吧,緩緩吧,起碼讓我們适應适應,不然明天都起不來了。”
南方點點頭,沒再說其他,兩人就這麼看着火光安靜無言。累了一天了,說話也是累的,南方現在真是不想多說一句多餘的話。
在最後一鍋饅頭快熟時,南方總算看到了姜齊與賀慶豐兩人,這兩人精力是真好,竟然還有力氣挑河泥。
“南方,明天就能讓你們用上好土竈!”姜齊不無得意地說。
南方笑了笑:“那謝謝了,不過不着急,慢慢來。”她早上就是開個玩笑而已,沒想到兩個男同志晚飯的時候就說要重做一個,特别地認真。
看來以後說話還是要注意一點,同樣一句話,聽到不同人的耳朵裡,産生的效果都不一樣。
一個星期後,南方終于一天能賺到七個工分了,依舊是知青裡面最少的,就連看着溫溫柔柔的林雅歌,如今每人也有九個工分了。
但南方很滿意,她算過了,她們現在的大饅頭,一斤面可以做五-六個,她一天需要吃三個,也就是一斤面粉能吃兩天,一個月三十天,也就是十五斤面粉,一斤面粉兩毛二。
十個工分算一個工,紅星大隊條件普通,一個工大概兩毛,也就是說,按一天七個工分算的話,她兩天能賺兩毛八分,多的攢攢,偶爾還能吃點好的。
當然了,她不可能每天吃饅頭,米飯、煎餅什麼的,總歸不會差太多。
胃口大的男同志都不擔心,她就更不擔心了。
今天早飯的時候,姜齊還勸南方多做點工,結果被南方這樣一分析,瞬間手上的饅頭也不香了:“飯量小什麼的,也挺好的。”
南方笑了笑,補充道:“這些都是安慰自己的,我也想多賺點工分,好補貼家裡,主要還是我從小身體不好,太勞累的話,身體吃不消生病了,還得去衛生所,那就得不償失了。”
南方又說了些自己小時候生病吃藥的情況,她可不想讓人覺得自己是個不上進的。
“這樣啊,也不容易,以後你有什麼做不動的,盡管叫我,我有力氣,我幫你!”姜齊拍拍胸脯保證,賀慶豐也在一旁點頭。
南方連連道謝,這個話題也就此揭過。
到時候後來紅星農場在建設的時候,知青間有人對南方做事太少有些說法,但還沒等南方找人,姜齊和賀慶豐就幫她解釋了。
南方知道後也是感激不已,破天荒地自費買了一塊豬肉,給大家做了紅燒肉。
當然,這都是後話,暫且不提,此時,紅星農場的知青們正全部聚在一起,讨論搬運石料的問題。
石料之前就在陸陸續續搬運了,但都是晚上抽一點時間,抹黑了去搬運,效率并不是很高。
如今,紅星大隊那邊春耕的準備事宜已經完成,後面播種的事情,用不到那麼多人,大隊長那邊也明确說了這事,所以之後就要調整人手,一部分人繼續參與紅星大隊的春耕,另外一部分就開始正式搬運石料。
當然,搬運石料也是算工分的,因為做起來辛苦,搬運石料的工分甚至比春耕的更多。
知青今天晚上就是讨論,哪些人繼續參與春耕,哪些人來搬運石料這件事。
像孟義軍這樣有力氣又積極的幾個知青同志,在讨論一開始,就明确表态自己參與搬運石料,可人數還是不夠,目前主動表态的,也就十個知青。
他們一共有三十個知青,其中最少要有一半留下建設紅星農場。
令人驚訝的是,那是個主動表态要留下搬石料的是個知青裡面,唯一的一個女知青,竟然是楊彩珠。
剩下的五個名額,讨論遲遲無法确定:搬運石料工分是多,可更累人,搬的數量不夠的話,照樣沒幾個工分,還不如春耕賺得多。
到了最後,竟然是楊彩珠的一句話,讓事情有了轉機。
“誰不知道挑輕松的事情做,要想人做事,總要有點甜頭。我提議,先報名的,以後房子建好可以先挑先住。”
楊彩珠這話說完,馬上就有人反駁:“你這是小資思想,我們建設農場怎麼可以有私心!”
楊彩珠翻了一個白眼:“你這麼無私的話,那要不你頂替我?”
反駁的人一下就沒了聲響。
之後又是一陣議論,最終,衆人采納了楊彩珠的建議。
南方在楊彩珠的提議通過後,也自薦來着,結果這回自薦的人太多了,南方這個隻能賺七工分的,第一輪就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