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五娘去梅家做續弦這一樁,且不論外頭怎般熱議,隻整個老三房内便也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更有先前為着四娘出嫁來吃喜酒因而暫居在老三房,正欲這幾日辭行的兩位姑奶奶并王家姑嫂,還有盧氏這幾家,起初還沒将四娘病重這樁事放在心上,但,隻這兩日的光景,四娘的病情就急轉直下,就連沈家老夫人萬氏都應了梅家五娘做續弦這一樁。
其不論其間有什麼貓膩,光是明裡暗裡傳出的消息,就印證了四娘的确也就這幾天的事兒。
那麼,原打算辭行的這幾家人,便也就不約而同的改了先前的決斷,而是打算暫且在老三房多留個幾日,若然四娘真的去了,也省的再派管事去梅家吊唁,瞧大太太這幾日裡吃不下睡不好的憔悴模樣,也曉得四娘時日無多。
另一則,他們既是同老三房沾親帶故的,這廂借着四娘親事而來,本也有一層想要拉進同沈家老三房的關系,既是曉得了四娘病故後五娘還得嫁去梅家做續弦,怎麼也得随份禮兒,才不枉特地老遠的走一遭,也不會失了禮數,更是給足了老三房的面子。
這不,原本打算這兩日就此行的人家要多留個幾日,首先就得委婉知會老三房的當家主母錢氏,對于這些個,錢氏自然是面面俱到,絕不會讓這些個客居在老三房的親戚客人們挑出理兒來。
左不過多留些時日罷了,自然礙不着什麼事兒,當然,錢氏也是個通透的,早在傳出四娘病重的消息時,就些許猜着,那幾家人興許會多留幾日,人情世故自來如此嘛,換她也會如此。
人暫且留下了,自然私下裡議論五娘做續弦的聲音也就多了起來,盧氏本就是出自北邊錦州,這廂得了沈家女竟然也興做續弦,心下暗暗稱奇時,也不忘打發了服侍的奴兒,私下裡拉着閨女香姐兒的手說小話。
“瞧見了沒,得虧當初沒說成老三房,我瞧你四姑祖母也是老糊塗了,被那梅家老太太多巴結奉承幾句,竟就答應把五丫頭嫁去梅家做續弦了,這要是傳出去,也不怕别人說閑話,畢竟沈家女可矜貴着呢,門第略低些的門第連個庶女都求不到,竟還上趕着把那五丫頭給人作續弦,啧啧啧。。。瞧你四姑祖母平日裡待那五丫頭親厚的很,實則呐。。啧啧。。這心也忒狠了些。。。萬幸當初給你說了老長房的沛哥兒,我瞧沛哥那孩子還有敏大嫂子都是個實誠人,可比老三房這群刁鑽的日子好過。”
香姐一邊聽着盧氏的話默默無言,一邊心下思忖不斷,靜靜聽着盧氏說罷,又歇了會子,适才歎息着勸誡了句
“阿娘這些話隻私下裡同女兒說說也罷,可千萬不能對旁人透出一星半點去,畢竟大哥能入沈家族學,以及女兒能說了那麼一門好親,更還有咱們萬家這些年能入得了聖上的眼,都得感謝四姑祖母還有大表伯父,倘阿娘這些話傳将出去,隻怕惹的四姑祖母嫌惡,更會背上一個恩将仇報的壞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