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房的敞廳中擺了個約莫有半丈寬的紫檀仙鶴臨蝠八仙桌,如此寬大的桌面,老二房婆媳兩個,老三房婆媳兩個再加個敏大太太,五人一塊用午食,倒是綽綽有餘。
當然,在午食的開頭,王三個小一輩的,自然要侍候在長輩身側,王氏并陸氏各自侍奉着自家的婆母,而敏大太太雖對自家夫君同二老夫人的深厚母子情門清,平日裡也是當正經婆母孝順,但這廂有三老夫人并王氏婆媳在,不論是不是親生母子,可敏大老爺明面上說來氣卻是早早過繼去了老長房。
為了不落人口舌,敏大太太也是個心裡有譜的,這廂便站在二老夫人并三老夫人的中間,左一筷子給二老夫人夾合心意的菜,右一筷子給三老夫人夾合口味的菜,倒是頗有些左右逢源的意思,侍奉的二老夫人并三老夫人俱都是高高興興的,并一個勁的誇她知禮賢惠。
不過,沈家自來沒有刻薄兒媳婦的婆母,即便是讓人挑不出錯來的立規矩,二老夫人并三老夫人也俱是心寬慈和的,平日裡各自在府上,也隻讓自家的兒媳夾幾筷子菜表表心意,左右不至于落人話柄就是。
當然,似今個兒到底當着别人的面,總也不好隻夾幾筷子菜,卻也沒有似旁人那般由了兒媳侍奉完婆母用完了膳,兒媳才敢吃上一口,而是讓王氏三個小輩侍奉了盞茶的功夫,二老夫人并三老夫人也便趕忙讓王氏三個各自落了座。
到底平日裡關系親厚,王氏三個也沒有什麼矯情不自在的,隻說了幾句長輩寬厚的話,便一一落了座。
正所謂食不言寝不語,雖桌上五人不至于一句話不說,不過卻是聊了幾句家中小輩,譬如明年哪個沈家子弟參加秋闱,又是哪個子弟争氣,在族學裡頭被先生誇贊。
敏大太太也來了半個多時辰了,鄭家的事兒對她來說,壓根就是小事一樁,按她内心來說,老三房既是定了五娘給梅家做續弦,做也就做了,隻她一個中間人去鄭家說幾句軟和話,尋個合适的由頭,推了也就是了。
這廂她這位三嬸的做法,倒是讓她不得不暗暗贊一句
‘不愧是教養出四個進士的三嬸呐,這眼界就是高!’
該說的,用午食之前已經提及了,至于那些個不好說的,譬如究竟挑哪個房頭的姑娘同鄭家大郎相看較為合适,這還得好生想想,好在二老夫人那裡有了幾個人選,倒也不難挑。
一頓午食下來,五人皆是歡心暢意,才将将撤了八仙桌該換成一個個小茶幾時,敏大太太心裡早已有了計較,第一個就忍不住開口提及二老夫人之前已提及了幾個房頭的姑娘。
“咱們到底是一家人,這廂二嬸已經幫三嬸尋摸了幾個合适的姑娘,侄媳也就借花獻佛一把,替三嬸分析分析這幾個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