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的流水席一直熱鬧到子時才散完,有錢氏這個當家主母,還有四娘的嫡母王氏,另還有秦氏與雲氏搭把手,沈老夫人已上了年歲的祖母,自然熬到亥正時分,便也就上床歇下了。
至于老三房的幾位姑娘,尤其是同四娘關系最為要好的五娘,自然不同于她們祖母那般精力不濟,倒是難得借由四娘的喜事,在送别了親朋故舊家的小姐妹後,又同暫居在老三房大大小小的姑娘熱鬧了一場,直瞧着子時已過,賓客皆散了去,長喜班與長春班也都收拾收拾走了人,這幫小姑娘家家的,才總算意猶未盡的收起滿身的欣喜勁兒,又口頭約了下次再攢個花會,詩會,酒宴的再熱鬧熱鬧。
不論遠近親疏,該給的面子情,總得給全乎了,便是此番同大家并不親厚的齊溫兩位姑奶奶家的姑娘,在此番一場熱鬧中,也是大小盡歡。
不過,熱鬧勁一過,衆人三三兩兩回自個兒的院落時,似十娘,嬌姐,九娘這些個年歲偏小的姑娘們,熬到這個時辰,便是再過亢奮,卻還是抵不過身體的疲乏。
尤其是九娘,自一個時辰前,就暗暗打了不知多少個哈欠,現下裡,也不知是五娘事落,心裡頭的大石頭總算是落了地,原本繃緊的一個人忽然松懈下來,又遇着四娘的喜事一沖,倒是覺着往日裡替五娘操的那些個心,都在今日一番熱鬧裡,倍覺疲倦了。
倘不是沈家族規約束,過了三歲便不能讓仆婦抱着,隻能自個兒走,此時此刻的九娘,恨不能讓劉媽媽抱回如意居才是好的。
但,九娘心心念念着五娘,與衆位姐妹一一福禮分别後,又瞧着六娘雖與五娘同路,興許是平日裡五娘特意謙讓,興許是身為嫡女,自覺高庶女一頭,此刻的六娘正腰背挺的筆直并步伐匆匆的走在五娘的前頭,身後又跟着兩個貼身的大丫鬟,倒是越發覺着,四娘出嫁後,五娘跟在六娘身後的身影,顯有些形單影隻與落寞了。
九娘隻微微側頭瞧了這一眼,心裡頭自然倍覺酸澀,原本疲倦的身子在這一刻也顯然被那股子沖破心房的湧動給沖的驟散,腳脖子一轉,又小跑了幾步,适才追着五娘而去。
“五姐姐且慢。”
原本還沉靜在唏噓感慨情緒中的五娘,突聽得九娘的喚聲,不由得就頓下步子并回轉了身子,瞧着九娘向自個兒跑來的身影,那小小一隻,兩隻小腿更是短短的,頭上的兩個揪揪上簪的蝴蝶珍珠钗也一顫一顫的,倒是透了些笨拙的可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