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因着四娘的婚期越來越近,今個兒榮養堂裡頭倒是越發的熱鬧了些,衆人歡歡喜喜的将将用了朝食,正當五娘同九娘悄摸着對了眼神,尋個說個過去的由頭留在榮養堂裡頭,好便宜行事。
倒是瞌睡正遇着了枕頭,不待五娘同九娘開這個口,卻聽了守二門的婆子來禀,說是浦口的齊家大姑奶奶,并鎮江的溫家二姑奶奶已相攜入了梅花巷。
九娘年歲小,平日裡也不喜人情世故,哪裡曉得什麼齊家大姑奶奶同什麼溫家二姑奶奶究竟是打哪兒冒出來的,幾乎是下意識的就拿懵懂又擔憂的一雙眸子朝着正瞧過來的五娘看過去。
五娘素來慣會瞧人眼色的,現下九娘此番将所有心思都擺在臉上的樣兒,隻差沒有說出來,那兩個姑奶奶到底打哪個犄角旮旯地兒冒出的來的,是否會壞了他們的謀劃。
對此,五娘也不想九娘多擔憂,立時就拉着九娘朝角落裡頭退了退,避開衆人之後,且拿彎腰壓低聲音同九娘一陣耳語
“你這丫頭呀,都入女學幾個月了,卻怎的如此不通人情!往後大了可怎般是好。”
一襲親昵的嗔怪,隻教九娘耳朵并面頰羞臊的發熱,而五娘則含了幾分笑的解釋道
“此番來的大姑奶奶同二姑奶奶,本是咱們老三房華字輩的姑奶奶,他們兩個年歲隻比你父親小個三兩歲,咱們合該喚一聲大姑母,二姑母呢!”
直到這一刻,九娘眼裡的迷霧似才徹底散去,但其間的擔憂卻又濃了幾分,倒是五娘卻越說越開心,直到不斷向上翹的嘴角怎般也壓不住。
“她們此番回門,是為着吃四姐姐的喜酒來的,此前兩個月她們便托管事婆子給祖母寄了書信并一堆禮兒,說是屆時七月出頭會攜夫君及所出的子女一并回老三房,好生給四娘這送送親。”
五娘竟連出嫁的姑奶奶們寄回老三房的書信的内容都曉得,可想而知,五娘是多般的聰慧,從前又是怎般得祖母的青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