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二戰】中國戰場德國情 > 第76章 告别

第76章 告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郵輪從希臘的地中海出發,途徑蘇伊士運河,跨越印度洋與太平洋,最終抵達天津港。

四年了,當西開教堂的鐘聲再次于上空傳來時,邱月明步下甲闆,踏上熟悉的故土,内心一時百感交集。

“走吧。我們得先找到林德曼,然後再送你去上海。”諾伯說。

林德曼曾是他和西格蒙德在陸軍學校的老師,也是德國魏瑪執政時期較有名氣的一位将軍,曾在凡爾登戰役中以炮兵戰術而聞名,在1930年初通過好友魯登道夫的介紹來到中國,自此陸續擔任過陳濟堂等諸多軍閥的幕僚,但後期因蔣J石向德國聘請了塞克特的原因,而錯失投奔國民政府的機會。(塞克特與林德曼關系不好)

但在1938年德國召回軍事顧問的時候,林德曼卻是格外特殊的一個,由于他對興登堡的忠誠與對魏瑪政府的堅持,導緻他并不受以阿道夫.希特勒為首的國社黨政府的威脅,毅然留在了中國遊山玩水。

而諾伯這次來中國,除了邱小姐以外,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到巴黎駐守總指揮官施太秋将軍的意思,他也是跟随林德曼一同擔任過中國顧問的早期一批,而他此次又受國防軍委會的要求,向這位倔強的老夥計遞來橄榄枝,希望他能重回祖國的懷抱,畢竟,單論林德曼的個人魅力,他曾是德國所有高層軍事大學内最有名望的□□,号召力不容小觑。在如今第三帝國的版圖硝煙下,德軍高層急需這樣的人。

根據上海情報處的弗裡茨透露,林德曼在北平有一座寬敞的大宅子,而此次,諾伯要做的就是去拜訪這位久違的老師。

邱小姐乘着一輛黃包車獨自來到了東堂胡同下,這裡有狹窄的巷道,發黴的牆壁,可是誰又能想到在這樣一個一磚一瓦都長着青苔的巷子裡,曾經卻雲集着整個北平最有聲望的官僚世家。

她來到一處宅子前,大門的朱漆已然褪色,門口的兩隻石獅子也被風化,在這空蕩的道口,隻有不遠處兩個背着槍的日本兵在悠閑地踱步巡視。

但很快,他們便發現了她。

他們一步上前來質問她是做什麼的,邱月明從手提包中取出那張蓋有日本印章的德國使館通行證遞給了面前的兩個日本士兵。

兩個士兵檢查完後有些驚訝,似乎不能理解這樣一個長着亞洲面孔的女人怎麼會擁有德國使館的文書證明。

邱月明沒有搭理他們,她推開宅子的大門走了進去,沒一會兒,又突然回過身,當着兩個日本士兵的面,砰一聲把門關上了,阻斷了那不懷好意的目光。

邱家的祖宅不小,是當年北平官宦人家最喜歡的那種三進式四合院。進去以後的左手邊便是西廂房,那是她的祖母吃齋念佛的地方,如今邱家的祠堂也早就被日本人給占據了,她唯有去佛堂裡上了一柱青香。

“爹、娘,月明回來了……”掃去供桌上的塵埃,點起香火的時候,她祈求亂世之中的兄弟姊妹們都能平安順遂。

晚間,諾伯循着邱月明給的地址,終于在老胡同裡磕磕碰碰地找到了邱家祖宅。

在确認無誤後,他才敲響了大門。

前來開門的邱小姐剛剛将屋子打掃完畢,梳洗後換上了一身素格子旗袍,她在月光下倚着門框的溫婉,是他心目中完美的東方女性形象。

“找到林德曼先生了嗎?”

“很遺憾,他的鄰居說他上周才離開北平。”諾伯脫去外衣,捶着酸軟的肩膀,“有吃的嗎?我有些餓了。”

邱月明去廚房拿來溫好的米飯和炒菜,道:“我不想見到門口那兩個日本人,所以就沒出門,從院子裡摘了些野蕨菜,就這麼湊活吃吧。”

諾伯看了眼盤子裡的幾根綠菜,他覺得集中營的猶太人都沒吃得這麼差。所以她這是得知要脫離他,徹底解放本性了嗎?

“既然林德曼先生并不在這裡,那接下來我們要去哪裡?”

“根據弗裡茨的情報上說,他一般都往來于上海廣東和北平三個地方,既然他不在這裡,那我就送你去上海吧。”他不情不願地嚼了口寡淡的青菜。

邱月明覺得還是不要在此時和他提這種分别的事情,于是一轉眼瞥見了他帶回來的一包鼓鼓囊囊的袋子,問道:“那是什麼?”

“哦,那是施太秋将軍讓我給他帶的,好像是什麼書籍。”

邱月明好奇地走過去,結果打開一看居然全是一些發黃的舊書古本:“《尚書》、《論語》、《孟子》、《中庸》……他要這些做什麼?”

“誰知道呢,他自從中國回去以後,就特别癡迷于你們的文化,尤其是他相信一種什麼都不做就能得到一切的觀點,所以他讓我幫他在中國找一個什麼哲學家的書。”

“是《老子》?”

“對!就是這個名字。”

邱月明明白了,她看着地上的這堆殘本,道:“好吧,但是這些書的成色與質量也太差了,待會我從我祖父的書房内找一些道家學派的書籍讓你帶回去。”

“等等,你說這些不行嗎?”

“當然。這些都太差勁了,在北平的琉璃廠多的是沒人要的。”

邱月明的話說的越多,諾伯的表情越奇怪,那就像是活吞了一隻蒼蠅一樣。

“可是,今天我明明花了5塊馬克才買到這些呢。”(德普通士兵15馬克一月)

“5塊馬克?”

天!

邱月明拍打了一記額頭,4塊馬克就相當于2塊銀元,這可是上海一戶普通人家一個月的開支,而他就拿來換了這堆廢紙?

很顯然,今天有一個幸運的書販子成功宰到了一位“洋老爺”。

然後邱月明又想起他之前在上海給她買的冰糖葫蘆,于是問道:“那麼之前你購買冰糖葫蘆花了多少錢?”

“那不貴,隻要3塊法币(民國貨币)。”提到這裡,他還很高興。

可是邱小姐笑不出來,她一點都笑不出來,因為在現下的市場上一塊法币可以換15根糖葫蘆了。

雖然她知道顧問們是以美金結算薪資,但卻怎麼也沒想到當初在上海出手大方的希普林先生原來是個對彙率毫無概念的金融白癡,所以嚴謹出名的德國人怎麼會有如此闊綽的時候,完全是因為他什麼都不懂。

邱小姐無奈道:“希普林先生,但凡你把那5塊馬克給我,我現在都可以給你找一冊最具有收藏價值的《通玄真經》了。”(《老子》解說經)

第二天,她從祖父的書房内翻出了那些塵封已久的孤本古籍,從中挑選了兩冊完好的讓諾伯帶給施太秋将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