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店長本以為這種小攤很難找,沒想到剛進城中村食街,他就看見了陳記臭豆腐的攤子。
很好找,最多人排隊的攤位就是陳記臭豆腐。
晚上10點過後,正是城管下班,所有小攤開張的時間,也是小攤販生意最旺的時候。
想吃宵夜的食客們早就憋着勁,等自己想吃的店開張,馬上去排隊點上一份餐。
這個時間的城中村熱鬧得跟趕集一樣,店長混入其中,又猶豫上了。
陳記排隊的人是真多啊,圍在推車旁的客人目測至少8個,而且陸陸續續還有新客來。不少客人早早點了單,跑去别的地方逛,等餐好了再回來拿。
實際前面真不知道有多少客人在等。
其實旁邊也有兩個賣臭豆腐的攤位,但買的人寥寥無幾,隻要他願意,馬上就能吃,根本不需排隊。
店長不是個喜歡排隊的人,但他原本就是沖着陳記來的,思想鬥争一番過後,還是決定排隊吃陳記。
陳記雖然是個小攤,排隊的人多,卻也井然有序。
因為他在繁忙時段請了個兼職幫手,專門幫他記錄每個人點了什麼,幫忙打包臭豆腐。
甚至還有個迷你點餐打印機在手裡。會給已經點餐付款的人一張取餐單。
排着隊,店長心中腹诽,這家臭豆腐看起來是沒少花錢營銷,一般臭豆腐哪有這麼多人吃。
他倒是沒覺得這些人是看了小遲沒吃飽的評價來的網友。畢竟小遲沒吃飽的評價剛發不久,而且那個賬号沒有這麼多流量。
估計是小攤老闆最近買了不少廣告,有大量美食探店平台一起推,才把店炒得紅火。
鵬城的潮流來去很快,用網絡平台炒紅一家店的事情常有發生,并不奇怪。
“你要小個的還是大個的豆腐?”陳老闆問他。
按店長原本的性格,他下意識想要吃大個的臭豆腐,但想起小遲沒吃飽在評價裡重點推薦的内容,還是決定照着推薦的吃。
“我要小的,中辣。”
攤位旁的兼職遞給他一張取餐單,“都是現炸的,要等一會兒。”
……
離譜。
店長在等臭豆腐期間,一直待在攤位旁觀察,一份臭豆腐的出餐時間居然要足足十分鐘。
十分鐘啊,他們店裡煮馄饨都要不了這麼長時間。
什麼臭豆腐炸這麼久,這家店的老闆腦子是不是有問題,明明知道自己會有這麼多客人,不曉得在家裡先炸一道嗎?
等客人來的時候再複炸,出餐就能快很多啊。
也是,畢竟這家是網紅店,講究一個排隊效應。出餐慢,排隊的人就多,看起來熱鬧。
好奇的人就會擠過來一起排隊買來吃,主打一個供不應求饑餓營銷。
店長就這麼瞧着一份份臭豆腐出餐,遞到不同的食客手裡。
有些人拿着打包,而有些人則是根本等不及,還沒走出攤位幾步就直接站着開吃。
看着吃相還怪香的。
終于到他了。
“打包還是直接拿着吃?”
原本想打包的店長又想起小遲沒吃飽的評論。
她說臭豆腐最好吃的是出鍋後最脆的第一口,剛炸好的臭豆腐泡進湯裡,還沒開始軟,混合湯汁和酸蘿蔔一起,口感特别豐富。
“我直接吃,再給我一個塑料袋。”
他要先直接吃一半,剩下一半帶回家煮螺蛳粉,泡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