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樓拿蛋糕的聲音]
“兩個蛋糕看着都很好吃的樣子。”
“吃嗎?吃的話先給你切一塊。”
“我已經切好了,給你吃。”
“你動作也太迅速了吧。”
“是你動作太慢了,哥哥。”
“哪有第一塊不給壽星的道理,我等中午和大家一起吃,而且還有許願的環節,你們是不是忘記了。”
“你先吃啦,反正隻會帶一部分去的,兩整個太大了。”
—【8月8日上午10:10】—
“到頭來,還是變成了每個人都吃了兩塊啊。”
“因為沒辦法,準備帶過去的盒子有點小,而且冰箱裡放不下了,隻能一邊分一邊先吃一點了。”
“不妙啊,總感覺還沒吃午餐就已經飽了。”
[另一個方向傳來]
“這部分明天帶過去給師父,這部分留着晚上給爸爸媽媽……剩下的,這些和這些帶走。”
“總感覺有一郎在做什麼複雜的數學題。”
“并不難吧,我感覺哥哥很快就能弄完了。”
“可是還要分裝之類的。”
“分完了。”
“你就不能效率低下一點嗎?”
“莫名其妙。”
—【8月8日上午10:13】—
[門鈴聲]
“大概是快遞,有朋友說會寄禮物過來。”
[好幾次下樓上樓的聲音]
“該怎麼說呢,你們朋友好多啊。”
“隻是看着快遞件數多而已,看,這裡面并不全是生日禮物,還有媽媽網購的東西。”
“真是溫柔啊,無一郎,這種時候為了安慰沒有朋友的我。”
“他說的對,也就三分之二的是禮物而已。”
“天堂!?!地獄!”
“她又在一臉嚴肅地說些什麼啊?”
“大概是說你的話讓她很受打擊的意思。”
“我還沒說完,她自己隻聽到一半的,裡面還有很多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送來的禮物。”
“你現在安慰我是無法補救的,诶?要我自己看,這個寫的是——給我親愛的兩個孫子……這個也是……前幾年沒見到寄這麼多啊?”
“你也知道前幾年我和無一郎收禮物的時候你在啊,不信的話,明年聚餐的時候你過來蹭飯好了。之前沒見,那當然是因為之前是面對面直接給我和無一郎了。”
“不要說的好像我經常來蹭飯吃嘛。”
“一直以來在和生日之前的某個休息日,爸爸會接他們來我們家聚餐。但今年七月份的時候,我和哥哥不是出去了一段時間了嘛,是去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了。”
“休息日啊,成年人的現實,殘酷。”
“所以他們就沒有必要再親自過來一趟了,而且天氣也太熱了。”
“很好的和諧家庭,使我感動羨慕。”
“你過生日的時候,不也收了一大堆長輩的禮物嗎,羨慕你自己去。”
“說起來,筱今年沒有回阿婆家嗎?”
“啊,她五月份的時候腿受傷了,好了之後,說什麼感覺這輩子都不想繼續躺着了,所以暑假去旅遊了。”
“退休之後的生活啊,幸福。”
“是啊,阿婆本來剛能下地,就喊着要挑戰環遊世界還是挑戰世界第一高峰來着,但被爸爸大叫着攔下了。”
“怎麼說呢,總覺得這如果發生在你退休之後,也沒有那麼違和。”
—【8月8日上午10:20】—
[走動的聲音]
“這麼快就到了要出發的時間了,感覺沒怎麼玩,聊着聊着天就這個點了。”
“一起聊天很愉快嘛。”
“别聊了,快想想有沒有什麼要帶過去的,我可不想電車坐到半路要折返回來。”
[收拾東西的聲音]
“希望電車上人不要太多,不然蛋糕壓壞了那麼多朋友要傷心了。”
“壓壞了也不會影響口感啊。”
“但你們的朋友會傷心的。”
“今天是工作日,哪裡有什麼人會在這個點坐電車,想什麼呢。”
“總覺得,筱你今天是不是重複好幾遍朋友這個詞了。”
“是的,我就是因為朋友不多而對這個詞耿耿于懷。”
“嗯?你是不是又一臉冷淡地承認了什麼小氣的東西。”
“你們的朋友多到隻需要複制粘貼一遍,就可以分成兩方陣營下真人版将棋了吧。”
“你這又是什麼比喻?”
“其實好像不需要複制粘貼一遍呢。”
[沉默的聲音?]
“為什麼無一郎哽你,你就不反擊啊?”
“他太真誠了。”
—【8月8日上午10:25】—
“我就應該小學的時候去上鬼滅小學的,這樣就算升上初中部,高中部,還有一堆熟人。”
“我有點不想當吐槽役了,無一郎,你來吧。現在是不是我說一句‘部員們肯定不會相信部長是個沒朋友的家夥’,你是不是就要變成碎碎念狀态蹲牆角了。”
“不要,不要讓他吐槽。”
“但是,我覺得其他人如果真知道了,大概出現——立刻打車過來揪着她的領子問‘咱們算不算朋友’的這種場景比較合理吧。”
“我要發消息給登紀子……”
“你看,她沒聽懂。還有,登紀子出門旅遊了,她現在回不了你。”
“登紀子……”
“好啦,我和哥哥不是你的好朋友嗎?我們從小就認識了啊。現在能從碎碎念狀态恢複過來了嗎?”
“我們不是我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認識的嗎?在我的标準裡,這算不上從小。還有,你湊的太近了啊……”
“明明是你五歲的時候啊。”
“我沒印象。”
“我也沒印象。”
“算了,你倆。”
—【8月8日上午10:35】—
[下樓的聲音]
[越來越遠的聲音]
“诶,結果還是遲了五分鐘出門。”
“好熱。”
“熱成言簡意赅狀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