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焱猜測李卿雲家裡有人苛待他,并不成立。
因為李卿雲的家人在六年前都去世了。
李卿雲被宋長老帶回學宮的原因很簡單,隻是因為年紀尚小,家中父母親人俱亡,又加上有點資質,年齡符合,所以宋長老一時生了憐憫之心。
李卿雲出生在這片大陸西南方一個小城裡,名為青城,與妖界、魔界接壤,當地氣候多異,所以靈植種類繁多,他家裡就開了間藥鋪,以此為生,生意尚可,也算衣食無憂。
這片大陸雖被稱為修仙界,但并非人人都有資格修仙,靈根是決定一個人能否修煉的前提,靈根越多天賦越差,而大多人靈根駁雜,有些人甚至沒有靈根。
這些天賦差的修士,終其一生隻能止步于築基期,甚至因為資質差,一輩子停留在練氣期的也比比皆是,這些人,僅壽命比凡人長一些,靈力低微,基本不會什麼法術。
李卿雲的父母就是這種最底層的修士,靈力十分低微,跟下界的凡人相差無幾,但是他父母為人勤勉,夫妻同心,将藥鋪生意打理不錯。
李卿雲是夫妻倆的第一個孩子,從他未出生時就對他滿懷期待。
他出生在傍晚,當時霞光滿天,父母給他取名卿雲。
卿雲,喜氣也,被人視為祥瑞。
父母希望他祥瑞加身,能出人頭地,在修仙一途有所成就。
李卿雲出生時就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哭鬧,父母以為孩子心志較硬,将來能成大事,心裡愈發高興。
沒過多久,父母對李卿雲抱有的滿懷期待就落了空,兒子根本就不是什麼心志堅硬。
李卿雲對外界感知較弱,整個人木木的,素日不哭也不笑,就睜着眼睛面目表情地看着你,父母隻覺得瘆得慌。
父母對他的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那種期待一朝落空,态度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他再也不複以往的親近。
父母見他整日木讷沉悶,寡言少語,不喜不怒,跟他說話時,他隻會靜靜地看着你,父母擔心他是傻子,又在心裡隐隐覺得自己生了個怪胎,對他不是很喜歡,但是在衣食上也并無苛待,隻是少了父母應有的親近和溫情,甚至有時候都不敢和他那雙眼睛對視。
有時候母親看他一個人孤零零坐在院子裡,便忍不住心疼,想去親近他,可是湊到他身旁,看着他那張面無表情的臉,看着那雙本不該出現在孩子臉上,充滿漠然的眼睛,母親退縮了。
誰也不知道看上去面無表情的李卿雲,内心是不是真的就這樣冷硬,是不是真的對外界沒有感知,因為沒有人問他。
或許是本性所緻,或許是父母的冷待導緻,一個本該天真爛漫的孩童,失去了孩童應有的特質,就這樣慢慢長大了。
長得稍大一些後,李卿雲身上違和感褪去了一些,因為嬰孩臉上出現那種神情會讓人毛骨悚然,而這種神情出現在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身上,隻會讓人覺得這孩子不愛笑,智力有缺,可能是個呆子,但不會讓人覺得害怕。
李卿雲六歲那年,父母聽着别家院中孩子的歡聲笑語,實在無法忍受家裡沉默壓抑的氛圍,于是李卿雲多了一個活潑伶俐的妹妹。
這個妹妹生下來就和李卿雲截然相反,哭鬧不停,在父母逗她時咯咯直笑,生的玲珑可愛,父母待她如珠如寶,在本應傾注在李卿雲身上的愛全都澆灌到了妹妹身上。
妹妹從小就很親近哥哥,剛會走時就抱住李卿雲的腿不放,在他一個人坐在院子裡時會撲進他懷裡,李卿雲任由妹妹在自己懷裡撲騰,垂着頭靜靜看着她。
父母剛開始看女兒親近李卿雲,還有些擔憂,後來觀察多日,發現并無不妥,便任由女兒去了。
後來李卿雲長到八歲,父母覺得不能讓兒子天天在家裡枯坐着,就讓他去私塾上學,然後得空來店裡學習辨藥。
有時父親去私塾接他,發現總有人欺負兒子,他跟那些孩子和私塾溝通過多次,但是成效并不顯著。
又一次,他看見一群小孩圍着兒子嬉笑,問他是不是傻子,時不時拉扯他的胳膊,甚至有人上去掐兒子的臉,父親枯坐一夜,次日便讓兒子退了學。
此後,李卿雲白天在店鋪學習藥理知識,晚上父母輪流教他識字。
沒想到兒子看着木楞,實則内秀,藥理知識學習進展飛快,這讓父母喜極而泣。
李卿雲十歲那年,當地府學招生,前幾年因着李卿雲木讷,父母并未帶他報名,現如今覺得自己兒子還是有長處的,便想讓他去試試,萬一兒子真是天生異相,潛質非凡呢!
父親牽着李卿雲走到府學門口,看到很多穿着非富即貴的半大孩子,他們臉上帶着隐隐的驕矜和自傲。
父親低頭,看着才到自己胸口的兒子,回想起兒子在私塾被人堵着欺負,他語重心長地對李卿雲說:“以後要是有人拉扯你,你就跑,不要回頭,往家裡跑。”
“别人跟你說話,要懂禮節,好歹應一聲。”
“遇事不要跟人争搶,慢一些就慢一些。”
“如果真有人欺負你,不依不饒,實在避不過就下狠手,保全自己最重要。”
“……”
李卿雲擡起稚嫩的臉龐,就那樣無聲地注視着他,神情沒有絲毫變化。
父親長歎了一口氣。
“罷了。”
父親牽着李卿雲回家了。
到家後,母親問他兒子靈根如何,資質好不好,有沒有被府學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