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村子裡的房屋大多都有些年頭了,我們在建築方面又知之甚少。”喬岩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顯得有些腼腆,“所以我想問一下,你們這邊有沒有建築方面的高手,能幫助我們加固一下房屋?”
“有的。”季碩笑着回應,語氣真誠坦率,“正好我們也在建房子,可以派一支小隊下來協助你們改建,但是,為了避免日後有矛盾,有些事情我們需要提前溝通清楚。”
見季碩話鋒一轉,喬岩忙應道:“是嘞,是嘞,你說。”
季碩這才繼續說道:“山上我們設了很多防護,又種了些異能植物,所以為了安全起見,你們進山前需要先跟我們溝通,如果以後要耕種土地最好是能在山下。”
“這是肯定的。”喬岩連連點頭,臉上露出寬慰的笑容,“我早就和鄉親們交代過,不會輕易進山,耕種也隻在山下。”
達成共識後,季碩回到農場向隊員們轉述了喬大哥的計劃,他們聽後紛紛表示支持,承諾會盡力為村民們提供幫助。
由于隊員宿舍的建設還需時日,莊衡第二天便調配了部分人手,協助村民們搬遷并修繕房屋,挖魚塘的工作并不需要太多人力,正好可以分擔這一任務。
基建小隊有個叫孟建修的小夥子,他曾是C大建築系的佼佼者,末世的降臨讓他空有一身才能卻無處施展,他聽說麓山農場需要人自力更生建造家園後,便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施展才華的機會不就來了嗎。
這次,他跟着隊長下山去給村民們翻修房屋,聽取了村民的意見後,得知他們都想有個可以用來儲冰儲糧的安全地方。
借鑒南方基地的地下城設計,他提出了一個創新方案:在每戶村民家中建造一個類似地窖的多功能空間,這個空間平時可以用來儲物,如果遇到危險可以用來躲藏。
更妙的是,他建議在地窖之間挖掘通道,平時的地窖關上門就是一個獨立而隐蔽的儲物間,而在緊急情況下,村民可以通過地窖互通消息和及時撤離。
基建組的隊長卞文耀,也是建築經驗豐富的老專家了,對孟建修提出的方案給予了高度評價,雖然挖通道會費些功夫,但對村民來說具有長遠的益處,利遠大于弊。
經過一番讨論,村民們一緻同意了這個方案。
他們搬來的這個村子叫黃甯莊,村子裡沒有原住居民,商量後,村民們決定改名叫麓安村,推舉了喬岩作為村長。
六十多戶村民挑選了村中結構穩固的房屋作為新家,基建隊幫他們将這些房屋加固至抗震級别,之後就是修建地窖,接入水電。
水電設施均是麓山農場提供的,對于這些村民來說,這是他們三年來首次重新享受到現代生活的便利,心裡都無比感激麓山農場,感謝來幫助他們的基建小隊。
孟建修繪制了地窖的詳細布局圖紙,曆經半個月的辛勤勞作,地窖和通道的結構已初見雛形,除了地窖的出入口外,孟建修還在村中幾處隐蔽的地方都留了出入口。
随着地窖工程的初步完成,基建小隊也準備撤離,剩下的修繕工作村民們自己就能完成,基建小隊要回去繼續投身于山上宿舍的建設了。
與此同時,山上的魚塘也已挖掘完畢,在喬大哥的介紹下,季碩帶了隊人馬去附近的魚塘,撈了一些魚苗回來放進塘裡試水。
不僅如此,這幾個魚塘估計是這幾年沒人捕撈的原因,魚長得都很肥美,季碩和隊員撈回了數百斤的魚,每一條魚都經過檢測,确保安全可食用,發現有毒性的直接放歸了塘裡。
分了些給村民,剩下的還是吃不完,季碩讓後勤組都曬成魚幹或者腌鹹魚。
季碩中途也下山看過房屋的修繕情況,他受孟建修地窖的設計理念啟發,覺得農場裡也需要這樣一個配備地窖的倉庫,和一條通往後山的暗道,便讓他們也建了一個。
經過數月的緊張施工,農場裡終于添加三棟嶄新的樓房,三棟樓房呈品字形排列,中間的一座五層小樓是隊員宿舍,每層樓有三十戶,分為左右對門,兩房一廳,廚衛水電一應俱全,充分保障了環境舒适度還有隐私性。
這些設計都出自建築師孟建修之手,這位社恐i人大學生對大學宿舍那種一覽無餘的布局深惡痛絕,他始終都習慣不了室友洗完澡後,就穿條褲衩子在宿舍内晃蕩的行為。
宿舍樓左側是一座三層建築,一二樓被設計為員工食堂,而三樓則作為行政中心,負責一些積分核對和廣播通知等。
右側的小樓一樓用作雜物儲藏室,地下隐藏着一個地窖和暗道,二樓則被改造成了多功能廳,可供隊員們平時唱歌看電影休閑放松,三樓是健身房,放了些運動健身器材。
宿舍面前建了兩個籃球場,宿舍的後面建了跑道和足球場,旁邊還有幾個籃球場,這些建築雖然在牧場裡,但周圍都用了栅欄圍起來,動物們也跑不進去。
在建設房屋的繁忙幾個月中,莊衡和季碩也與南方基地有保持聯系,左正真查了幾個月,還是沒能找到韓揚的把柄,
季碩倒也沒有失望,這人畢竟藏了幾年都沒露餡,不是那麼輕易就能發現破綻的。
正當季碩等人以為韓揚的事情就這樣成為無解難題時,他們卻意外地接到了南方基地的通訊,通訊那頭左正真沉默了許久,才滿是疲憊地開口:“莊衡,宜修他……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