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何托腮,思索道:“這裡難道是驚雷岩?”
裸露的山體上好像确實有一些好似閃電般深而長的天然刻痕,再加上旁邊這個秃了頭的木柱,葉何有□□成把握,這片空地,大約就是驚雷岩了。之前草叢裡那塊木牌,應該就是從這木樁上斷掉的、驚雷岩的路牌。
一個不存在于地圖上的地點,旁邊的路牌指向更多地圖上不存在的地點。
葉何不覺蹙眉。他翻出三折頁,看到《熊山風景區遊客守則》的最後一條寫着:“若在景區内遇到困難,比如走失,或發現自己身處于地圖上未标注的景點,不要驚慌,請尋找景區内穿黃色馬甲的工作人員,并向其求助。”
現在的自己可以說完美地符合了這條規則的前置條件。那麼,穿黃色馬甲的工作人員在哪?
在原世界,由市警局、消防隊和熊山風景區工作人員組成的景區搜救隊,隊員統一穿的都是橙色馬甲。而熊山風景區原本的工作人員穿的衣服是什麼顔色,葉何還真沒印象了。
他不記得自己在原世界見過穿黃色馬甲的人,更沒在裡世界看到過這樣的人。
守則上說要去“尋找”,或許是因為黃馬甲并不常見。找到了穿黃馬甲的工作人員,自己就能離開裡世界了?
葉何把自己的發現和猜測記在了手機記事本裡,接着在原地思忖片刻,決定了自己接下來的方向。
——他要往“地廬”走。
原因有兩點。
首先,《遊客守則》再三強調不能進入東線,因此,葉何沒有選擇必定位于東線的“觀月亭”,而是選擇了地圖上沒有的“地廬”。既然UP主“老俠天下行”能從東線的大聖廟走到中線的書院,那往不知道在哪兒的地廬走,也有離開東線的可能。
其次,根據頭頂太陽和腳下影子判斷,地廬的位置大概在驚雷岩的西南方。葉何要逃出熊山風景區,最近最優先的選擇必然是南門。所以往西南方走,大方向是對的。
最後在附近轉了一圈,沒發現更多東西後,葉何便按照路牌指示,往地廬的方向行去。
一路上,周圍的景色和之前差不多。蔥茂山林寂靜無比,日間陽光毫不溫暖,山路蹬道空無人煙。
葉何形單影隻地走在寂靜的道路上,說一點兒不害怕是不可能的。這回不像在興遠大樓四樓那次,身邊有互相打氣的餘矜,有面不改色的張泳,還有……神通廣大的韓明亦。現在葉何隻身一人,身邊稍微有點動靜都草木皆兵,拿手裡的登山杖當防身武器,生怕遇上了要命的鬼怪。
待到葉何走到下一處有路牌的地點時,已經快上午十點了。他照例先把時間和路牌上的字寫入備忘錄。
——“清風亭”。
葉何望向不遠處那座四四方方的尖頂涼亭,雖然并不意外,但還是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又是一處地圖上沒有的地點。
短短半個多小時,葉何已經見到了四個不存在于《熊山風景區地圖》上的地點,或者說景點了:驚雷岩、清水潭、地廬、清風亭。
好在,這回清風亭路牌的旁邊,立柱上三個方向的指示牌标注的五處地點,葉何基本都見過:“↗熊山山神廟”,“↖劍池”,“↖山頂”,“↘地廬”,“↓南門”。
葉何翻開地圖:
西線:南門 -> 植物園 -> 劍池 -> 紅葉亭 -> 楓林 -> 北門
中線:南門 -> 正氣亭 -> 熊山山神廟 -> 第二峰 -> 四象書院 -> 一線天 -> 第一峰 -> 山頂索道 -> 北門
“熊山山神廟、劍池、南門……這裡是正氣亭?”
葉何驚喜地發現,《熊山風景區地圖》上,中線的正氣亭南方通向風景區南門,東北方通向熊山山神廟,而西北通向一個三岔口,三岔口往西再走一段路就是劍池,三岔口往北走一截則是第一峰,也就是“山頂”。
喜悅之餘,他不覺思索,“如果把‘地廬’抛除在外,隻看其他四個地點名的話——
“‘清風亭’,其實就是‘正氣亭’?
“難道說,所有不在地圖上的名字,其實都對應着地圖上存在的一個景點?
“清風亭對應正氣亭,清水潭說不定就是撈月潭,驚雷岩就是疊浪岩!至于地廬……”
葉何微微搖頭,暫時沒在地圖上找到合理的對應地點。于是他暫時疊好地圖揣回兜裡,往清風亭走。
突然,葉何腳步一頓。
——他褲兜裡面放着的三角形護身符猛然變熱,燙得他的大腿都感覺到了熱度。
葉何立即握穩登山杖,謹慎地眺望四周。
當他轉身往後看時,蓦地一驚。
他看見,一個穿着紅色馬甲的人,正搖搖晃晃地向他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