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辰星所處的37世紀末,人類雖然還沒遇上除自身以外的智慧種族,但也憑着已有的生物學體系和曆史學體系,摸索出了一些關于智慧種族問題的邏輯性推論。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條是:一個種族進化的方向,要麼向内朝着[自身],要麼向外朝着[科技]。且在無刻意選擇的情況下,二者不可能并行發展,隻能由科技反補自身,或者由自身反補科技。
比如人類就是十分典型的,自身——科技——自身——科技模式。
在原始時代,人類首先是靠着發展種族自身的大腦和肉.體,逐漸登頂成了地球上的最強勢的物種。
進入農耕時代後,人類自身發展趨近停止,科技發展開始不明顯地起步。
進入工業智能時代後,科技發展明顯加快,醫療、武器等科學技術開始反補人類自身壽命和單體打擊能力。
進入熵增時代後,由于環境急劇惡化,科技發展一度停滞,不計其數的人類死亡,自身發展又重新占據主導。種族大腦實現進一步擴容,肉.體的抗磁、抗電等環境适應能力顯著增強。
進入逆熵運動時代後,人類開始主觀選擇種族的進化方向——發展科技。
這個方向的定奪完全沒有引起任何不同聲音的争論,是唯一權威政府成立之後,耗時最短、耗費最少通過的決議。
因為發展自身需要以海量人口為代價,有意識地去篩選同類和扼殺同類,不符合人類文明的價值觀,況且當時的人類已經沒有剩下多少人口。
而在《關于保留人類火種的兩個攻堅方向》的指導性文件出台後,更是肯定了發展科技是人類種族進化路線的不二之選。
攻堅方向一[制造遠航艦隊]需要科技的發展作為支撐。
攻堅方向二[啟動意識實驗]同樣需要科技的發展,且還得高度發展到能夠反補自身的程度。
安辰星剛到蟲族的時候,瞧見周圍滿滿的都是什麼研究者、學者、科學狂蟲,就下意識地以為蟲族這個種族是和人類有着極其相近的進化節奏的。
即,向内發展自身程度較低,向外發展科技程度較高。
直到有一天……
他看見旁邊兩隻急了眼的蟲族突然蟲化打起來。
————
凱特文離世後的半個月,第一總指的艦隊終于抵達E86特研星,那時安辰星的生理年是21。
安辰星和一些權限者登上其中一艘戰艦,準備好好體驗一把蟲族所謂的黑科技[空間階躍]。
結果在第一次階躍就直接暈過去了。
甚至在倒下的前一瞬間他靈活的腦瓜子還在想——剩下的兩百多次該怎麼過啊。
“啊!”離他最近的一位科學權限者連忙抱住他,似哭似嚎地叫道,“蟲神!我們可憐的小辰星他才進入适齡期沒幾年,根本承受不住如此頻繁的階躍!”
其他權限者憤怒附和,“對!你們怎麼忍心讓他乘坐這種野蠻粗糙的軍雌戰艦!必須給他轉移到強度最高的軍艦!”
“必須轉移!”
“嗚嗚嗚,他可是我們看着長大的孩子啊……”
一旁守衛軍雌見狀愣了愣,雖然說亞雌是比較嬌弱,但不至于嬌弱成這樣吧?而且這批權限者裡亞雌也不少啊,他們也都沒事啊……
再瞅瞅那昏迷的亞雌,長相漂亮得有些過分了,如果不是沒有精神力場,配上這嬌貴的體質,大概真會被錯認成閣下吧。
這些權限者們都是聯邦的寶貝,更是本次任務的重點。守衛軍雌也不敢得罪他們,商量着開口,“我們二十多艘戰艦都是統一規格的,要不各位忍一下吧?都是雌的,能出什麼事啊……”
“忍個吱吱鳥!我們辰星才走了雌父沒多久,如今正處在蟲生中最脆弱的時期!你們究竟有沒有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