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嘛呢,嚴肅點,這是外面。”李勝連着三句,都是在告誡童桐。
不是說她做錯了,而是場合不對。
童桐:乖巧.jpg
第三局很快開始,凱斯已經清晰地認識到雙方的實力差距有多懸殊,卻不想就這樣輕易放棄。
于是她直接放開手搏殺,能拼就拼的打法,也真讓她從童桐手裡拿到兩分。
而童桐也毫不客氣地将比分擴大到10-2,強勢拿到賽點。
暴力又爽快,是速度與力量的完美結合。童桐極具觀賞性地球風,讓觀衆不自覺起立鼓掌,童桐卻已經屏蔽外界,俯身專注。
最後一球,童桐上前快挑,輕松打到凱斯反手小三角。
在凱斯移動前,童桐就已經知道她來不及了,卻還是及時回到基本姿态,做好接球準備。
凱斯卻沒有創造奇迹,拍尖與球擦肩而過。
“11-2,童桐3-0勝,中國隊3-0勝。”
全場歡呼。
童桐雙手高舉,嘴角高高勾起,向觀衆席繞圈示意。
能在異國他鄉還有這麼高的球迷上座率,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都不白來嗷。
童桐直接抄起球拍和簽字筆,簽字扔球合影一條龍。
賽後,中國記者等在采訪區,看到童桐就是眼睛一亮,直接伸手攔住目标人物。
記者圈誰還不知道童桐一開口,就是頭條新聞的含金量啊。
童桐餓得大腦空白,跟在薛晴屁股準備去食堂幹飯,冷不丁被人攔住,還以為是粉絲,反射性就要簽名。
手都擡起來了,才發現是記者。
童桐:瞳孔地震。
剛被囑咐說,不能單獨在記者面前發言。
就被逮到了。
記者笑容滿面:“恭喜童桐和國乒女隊提前晉級八強,想問此時的感受是什麼?”
童桐内心:一片平靜,這不理所當然的。
嘴上:“對手的水平都很高,好在隊友的發揮都不錯,非常慶幸能順利晉級。”
記者笑容一僵,但出于職業素養,連忙重振旗鼓再次發問。
“童桐第一次參加國際成人組賽事,有什麼新的收獲嗎?”
童桐内心:也就那樣。
嘴上:“競争非常激勵,我也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記者:怎會如此。
連續兩問都拿不到想要的新聞,記者咬咬牙,隻要拿出殺手锏。
“童桐,前四輪比賽中,分别是丁鳴一,你,劉雯和薛晴出任第一單打,你覺得教練組是出于什麼考慮如此安排,是不是真如同外界傳聞那樣,淘汰賽的主力陣容可能會據此布陣?如果是的話,請問你有信心在淘汰賽中作為主力出場嗎?”
這個問題非常尖銳,尤其對于童桐來說。
作為隊内最小隊員,即使她有着肉眼可見的天賦和實力,但其他隊友也不差。
如果童桐回答有信心,那就是過于自大,不尊重前輩,不信任隊友。
如果回答沒信心,那就是缺少大将之風,難抗大場面,不配做主力。
光是問題一出來,童桐的神色就淡了。
記者問的時候心裡有點慌,但為了爆款新聞,他還是強撐着等童桐的回答。
童桐上前一步,表情嚴肅:“我完全信任隊友的實力,也信任教練組的安排。團體賽中,我不會考慮個人的得失或榮譽,我隻會記得,我們站在這裡代表的是中國。隻要能赢下比賽,我可以上場比賽,也可以場下陪練。隻要這份勝利屬于中國,我願意充當任何角色。”
這番發言,在之後的很多年裡,都被國乒隊當做教科書式采訪,放給小隊員們看。
“這才是我們的國乒精神。”
回答完問題,童桐轉身就走,剛要轉彎,就被一隻大手摟了過去。
童桐反射性想要出手,察覺到是熟悉的氣息,又放松了警惕。
“柏隊,吃飯去?”童桐擡頭,滿眼都是對飯的渴望。
柏明德本來有些感動的情緒頓時一滞,沒好氣地揉了揉小孩的腦袋瓜。
“就知道吃。剛回答得那麼好,還以為你轉性了呢。”
童桐歪頭:“柏隊,你忘啦?”
柏明德:??
“這是你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時候,跟記者說的話呀。我原話背下來了!厲害吧!”
童桐叉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