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失落的帝符 > 第28章 第二十九章 皇家冊庫

第28章 第二十九章 皇家冊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是一張繪編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的地圖,記載了南京皇城中五大倉庫,分别是貯存皇太後、皇後儀仗和皇帝車駕的銮駕庫,貯存糧草等軍需物資的軍儲倉,存放全國黃冊的黃冊庫,負責制造火藥的火藥局和掌管鑄錢的寶源局。

展廳的牆體上,有序排列着上百展示版面,展示内容包括天下禁地、湖祭文化、黃冊來演、冊庫經費、冊庫防衛、冊庫逸聞、黃冊制度等。除傳統的圖文展示外,還展示了部分珍貴的實物。特别是一塊後湖界石,被視為是黃冊庫的“鎮館之寶”。

他發現展闆上,披露了許多極為有趣的事,比如:

“清軍攻占南京時,居然發現黃冊上記錄的人口、田産等已經編到崇祯二十四年,足足超前了七年之久”、

“因弄掉開啟庫房鑰匙上的黃色絨絲繩,差點兒引來殺身大禍”、

“冊庫的官吏,因受賄偷改黃冊被斬首示衆”、

“過湖之日,主事官員在渡口廳嚴格盤查登記入庫人士“、

“開啟黃冊庫房,須由主事官員到場,派一監生到内守備太監處領取鑰匙,才可開啟庫房,用畢後立即歸還“、

“大戶人家為了偷稅漏稅,逃避徭役,想盡辦法數據造假。造冊之時,往糨糊裡加甘蔗汁、蜜水,引誘蟲蛀鼠咬,企圖銷毀罪證”,

這一切的一切,令他感慨萬千,唏噓不已,特别是南明王朝竟用這些黃冊做成甲胄,來抵擋清軍的弓箭,令他感到無比的震驚。

此時,在庫房的另一側,一間實景造打的明朝黃冊庫的檔案庫房裡,徐夢崖正用急切的目光,來回掃視着木架子上和玻璃櫃中的展物,仿佛在尋找着什麼重要的東西。他的眼神焦急而迷茫,就像一隻無頭蒼蠅在黑暗中亂撞。他用顫抖的手指,撥翻着架子上擺放的書籍文檔,雙眼焦急地掃過一本又一本,在燈光的映照下,他的額頭上顯出一絲絲細密的汗珠。

庫房是按照明朝原樣設計的,呈東西走向。在正中,擺放桌四排冊架,每個冊架有三層。為防滲漏,上面是木闆,底下為了防鼠防潮,鋪的也是地闆。一眼望去,黃冊呈正方形狀,與一般的書籍樣式不同,全部整齊地疊放在三層木架上。木架的一旁立柱上,分别寫着“南直隸”“應天府”“徽州府”等地方标記。據稱每一個标注的地方,都有一段故事。

而櫃裡中,置放的則是一套黃冊冊本複制品,據稱與安徽安徽省博物館保存的“萬曆徽州府休甯縣二十七都五圖黃冊底籍”原冊是一模一樣的。看上去方正厚實、字體細緻清晰,冊本上钤蓋官印,騎縫、修改之處也钤有官印。紙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文字,包括家庭人口、畝地、房屋和農作物收成等情況,數據甚至精确到了毫厘。

沒多久,楊之江走出了展覽館。他站在門前的湖邊,望着寬闊的湖水對面的南京車站,忽然想起宣傳版上明朝朱璠所寫的“王者從來重所天,六朝無計置民編。後湖藏冊高千古,永保皇圖億萬年”詩句,頓時感到有點啼笑皆非,人生無常。

黃冊記錄的雖是大明王朝的田土盈縮、民生消長,但星雲鬥轉,滄海桑田,總免不了造化弄人。随着朝代的不斷更疊,一次次的文化浩劫,最後留給後人的大都是難以磨滅的曆史傷痛,甚至是一種國殇。而今,新館重鑄,黃冊雲集,桐城詩人方文筆下的 “數年不到三山街,今春偶倒多感懷”之悲情,也許今後不會再發生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