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同時,趙總手腳迅速地整理好了,汗也擦完了。他不禁向時荔投來感激的一笑。
主持人還不知道怎麼說呢,時荔把話頭抛給主持人:“你怎麼不說話了,剛才是不是比輸了?”
還沒等主持人說話,趙總開口了,整理好自己的趙總,又恢複了和他拍廣告時一樣的威風和可信賴的派頭:“時小姐的廣告詞說得比我都溜。”
“也不是。”時荔擺擺手,“隻不過是莫名的好勝心驅使我進步。”
【哈哈哈小透明以後多直播些好不好,你說段子甚至比介紹家居還有去。】
【好好的生活博主怎麼就變成了脫口秀演員的?】
主持人也不忘cue梗:“今天來看這場直播的人還在看沉浸式脫口秀和綜藝比拼呢吧,是不是都忘了我們現在進行的是一個廚藝比拼?”
【哈哈哈,不說我真忘了。】
【實話說,我已經對小透明這邊沒什麼期待了。】
【看得出來,她今天主要起到一個裝飾的作用。】
【活躍氣氛,順便襯托下趙總做飯牛逼。】
和網友的想法一樣,現場的大多數人也都是這麼想的。
所以把今天的餐食端到海市幾個著名美食家的面前時,他們都優先選擇先品嘗趙總的美食。
畢竟趙總今天無論從刀工還是做飯時長,還是最後的擺盤呈現上,都可以用“專業”二字來形容。
兩廂對比下,高情商的主持人對時荔所做的三道菜的評價是“家常”。
現場的嘉賓們雖然嘴上沒說,但心底裡對時荔的看法卻是:業餘。
彈幕上也不閑着。
【可以撤了,小透明的作用發揮完了。】
【她就是來做廣告的嘛。】
【接下來就是其樂融融,吹捧資本的現場了。】
趙總最愛炫耀的就是自己的廚藝,他當然不僅僅讓這些美食家來品嘗,還把餐食分成了很多小份,給了他今天邀請來的嘉賓面前。
大家嘗完了趙總的菜,那些非專業美食鑒賞的老總們說:“好吃”、“香”。
那些專業的美食家們從菜品的理念誇到刀工,在講到火候的掌握,用多層次多角度的話語闡釋着趙總的飯菜的好吃。
現場人們不時的贊歎不由得引發彈幕熱潮。
【看得出來是真的好吃。】
【怪不得趙總總給自己代言呢,真有兩下子。】
【小透明不知道怎麼樣了?】
【哈哈哈,還真有期待呀,我都忘了。】
主持人為了流程的完整性,提醒大家開始品嘗時荔的菜。
時荔的菜端上來普普通通,和趙總藝術化的擺盤相比,時荔這邊的餐食更多的利用餐具的色彩跳躍增加了溫馨感和食欲感。
簡單來說,就是家常。
一個随便的普通人,用普通的餐具也能營造出了時荔一樣的菜品展示感。
這就像剛吃了一頓米其林大餐,轉頭又進了個蒼蠅小館一樣,不能說不好,起碼觀感上體驗感減半。
【不說盤子,單說裡面的菜,和我日常吃得沒區别。】
【這是什麼?】
【米飯、酸辣土豆絲還有奶油芋頭?】
【這不就是我打工人家常菜嗎?】
趙總剛才的菜品堪稱湘味精品,時荔這邊甚至都和什麼菜系搭不上邊。
主打一個家常。
卻沒想到,美食家嘗了一口後,卻沒說話,緊接着又吃了一口土豆絲。
幾個美食家如出一轍,似乎評判的話已經來不及說了,隻想多感受下這個味道。
主持人在海市知名美食家劉帆的臉上看到了沉浸感:“劉先生,您是在思考着什麼嗎?”
劉帆好像被人從久遠的思緒中拉了出來,半天才晃神:“不好意思,失态了。”
“您對時小姐的這道菜怎麼品評呢?”
劉帆似是想了想,方才開口:“她的菜品裡有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主持人又重複地問了一句。
“對,菜的本身已經超脫于好吃不好吃了,時小姐的菜品裡有情緒,有多層次感情的跳躍。”
“不懂。”主持人覺得劉帆的話太深奧,他也要和觀衆一樣探究這裡面的意思。
“她的菜味道是多層次的,米飯的醇香加上土豆絲的酸辣,讓人隻想一口一口吃下去,而奶油芋泥的味道,又能調和酸辣感,這幾個菜品看起來雖然家常,但是味道層次的跳躍,卻能帶來不同的感受,每一口都滿足了未來,仿佛在繁忙一天後帶來一種說不出的幸福感。”
劉帆又嘗一口土豆絲,吃了口米飯,再來一口甜甜的芋泥:“就是不用在意菜系的分類,隻把各種味道堆到一起,就能帶來一種家常的幸福感。”
劉帆眼裡滿是幸福:“大道至簡,滿足百姓的家常菜才是最高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