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應付下來後,就算我回到自己家也不得安甯。父親會将從親戚那受到我不結婚的質疑惹得氣全都撒在我身上,問我怎麼都這麼大了還不找對象,讓他在親戚朋友面前擡不起頭。相比嚴厲的父親,母親還比較能理解我,她也覺得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自己過也沒什麼,總比困在無望的婚姻墳墓裡要好。可看着母親神情裡流露出的擔憂,我心裡也不怎麼好受。
就在我郁悶至極的時候,高中好友任絲辰發來邀約,問我有沒有時間出來聚一下。我沒想到這丫頭過年也從國外回來了,也就欣然接受了邀約。這樣我也不必跟着爸媽去親戚家串門兒,也不用再聽他們唠叨我怎麼還不找對象了。
那一天,我比約定時間提早很多出了門。我裹得嚴嚴實實的,打了一輛出租車前往目的地。自從離開了家,我就覺得自己的抗寒能力越來越差了。心想自己高中那會兒是怎麼穿着那麼薄的羽絨服,每天起早貪黑的上下學的。
一想到和任絲辰約好碰面的餐廳離高中母校不遠,我就順便繞到學校附近看了看。
我還記得高中畢業那天夏天,任絲辰走出校園時說過的一句話。她說畢業了也會想念母校,叫我到時候陪她來轉轉。我當時一口答應了,心想這麼個簡單的心願我還是可以滿足的。可沒曾想等上了大學,誰也沒再提起回母校的事,更别提回來看看了。特别是在任絲辰讀到大學二年級去國外做了交換生後,自此開啟了海外留學生涯。不學還好,一學就學成了博士後,甚至留在海外定居工作了。而我在經過四年的大學本科學習後,遠走他鄉來到北京打拼,而這一離開就是整整十年。
學校的各種設施還在,操場、教學樓、實驗樓,還有實驗樓後面的小公園。隻是學校大門上懸挂的牌匾上的校名已經發生了變化,從一所高中變成了一所初中。我這才想起來母親之前念叨過的,說是我小時候讀的那所高中搬去了城市新區更大更新的校舍了。另外學校還建了幾棟宿舍樓,供鄉鎮特招上來的學生日常學習居住使用。
雖然學校的名稱發生了變化,可我高中三年的青春年華實實在在的留在了這裡。我駐足凝視着教學樓一層某一間教室緊閉的窗口,那是我高中一年級時所在班級的教室。那是開啟我高中階段的第一間教室,在那兒我認識了我可愛的朋友任絲辰。也是在那間教室的門口,無意間碰到季傑,然後互相禮貌性的點頭問好。
“诶!你幹嘛的啊?有什麼事嗎?”這時,門衛大爺打開傳達室的窗戶朝我喊道。
沉浸在青春回憶中的我被吓了一跳。不過我很快調整好狀态,跟大爺解釋我以前在這兒讀的高中,今天路過順便來看看。大爺見我隻是以前的校友想來看看,也不再闆着臉,笑着說這裡早就變成現在這所初中了,說我讀的那所高中早就搬到新區新的校舍了。
我沒有說話,微笑着點點頭離開了。
雖然曾經就讀的高中搬了家,可學校對面那條售賣各類文具用品和零食小吃的胡同還在。我穿過馬路走進胡同,仔細觀察着每一間店鋪。高中時期,那家我們時常來解決午飯和晚飯的西餐廳還在。因為學校已經放寒假的關系,再加上春節期間,就算快到飯點了,餐廳裡也隻有零零星星幾個顧客。再往裡走,幾個文具店也還開着。我随便走進一家,看到貨架上依然擺着玲琅滿目的文具商品。商品的品類和我念高中那會兒差不多,但是樣式上卻好看不少,自然價格也就貴了些。
走出文具店,我來到一家書店門口。大門緊緊關着,門上貼着“回家過年,初六恢複營業”的告示。因為玻璃門被門外的金屬門簾擋住了,無法看到裡面的陳設。我上學那會兒,這裡是一家音像店,專門售賣音樂磁帶和CD,不知道店裡現在是否還有一處貨架擺着這些老物件。現在的孩子們應該都不買磁帶和CD了吧,畢竟現在人手一部手機,家裡也有電腦和iPad,想看電影或是聽歌已經不再需要購買磁帶或者CD了。
我記得那時候隻要喜歡的歌手出了新專輯,我都會省吃儉用的把爸媽給的餐費偷偷攢起來,就為了買一盒磁帶。因為我那時隻有随身聽沒有CD機,甚至至今為止我也沒買過一張CD。我還記得每次去買磁帶的時候,路過售賣CD的貨架前,我總會偷偷瞄上一眼。心裡想着自己什麼時候才能有一台CD機,也能買上一張CD。
可一切發展的都太快了,還沒等我開口跟爸媽要CD機,MP3、MP4已經問世了。我也不再需要買磁帶,而是直接從網絡上下載音樂了。那個時候網絡很發達,你甚至可以将喜歡的歌手的一整張專輯裡的所有歌曲都下載到MP3、MP4裡。
老爸直接給我買了一個MP4,我不僅可以無限循環的聽喜歡的歌,甚至還可以把從網絡上下載下來的電影或是電視劇拷貝進去。而且MP4電量耗盡後隻需充電即可,再也不用像随身聽那樣更換電池了。
再往胡同裡走,有幾家面包店和小吃店。我還記得高中那會兒,每每路過面包店門前都能聞到一股濃郁的香甜味。小吃店裡賣的煎餅、炸串和麻辣燙還在。還有胡同最裡面的那家賣熏肉卷餅的小店,中午放學餓得饑腸辘辘的時候,買上一份卷着熏肉、豆腐皮、煎蛋和蔬菜的卷餅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就算排隊的人再多,也還是吸引着學生們前去購買。
再往裡走,就是售賣蔬菜水果和鮮肉的攤位了。其實這條胡同原本就是一個生鮮市場,因為正對着一所高中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小店。為了迎合高中生們的需求,生鮮市場靠近學校的位置就變成了文具店、音像店、書店和餐廳了。
每天午休和晚自習前,我都會和任絲辰不約而同的來到這兒解決午餐晚餐,或是當手裡有零花錢的時候去文具店逛逛,買幾隻喜歡的黑字筆或是喜歡的明星的小卡片。
在這兒,我也會和任絲辰一起偶爾碰到來閑逛打發休息時間的季傑。他每次都會主動和任絲辰打招呼,然後朝站在一旁的我微笑着點點頭。
雖然我不願意承認,可那就是青春,屬于我的青春。我的青春裡有他,這是我們誰也抹不去的。我隻是沒想到失聯了那麼多年以後,我們因為任絲辰又再次有了聯系,而這種聯系卻不是我單方面就能斷掉的。它不像是戀愛關系,其中一個人說斷就斷了,哪怕另一個人不情不願。建立在商業合作協議上的關系雖看似人情淡薄,可卻在彼此牽制互相拉扯。因為季傑已經從單純的前任,變成了甲方爸爸,甚至可以說是我的衣食父母了。
我思忖間看了看手機上的時間,快到約定的時間了。我急忙拐出胡同,向約定的餐廳走去,心裡想着不知道任絲辰會不會帶來季傑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