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郡主說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05

帶着一直挂在自己袖子上的阿柿,陸雲門将這些對話一字不漏、盡數轉述給了李忠。

高大的鐵漢李忠,看着面前彩繪陶俑似的小娘子,眉頭始終緊鎖。

那神情,仿佛是聽完了一出鬧劇。

最終,他低聲肅面自省:“我竟也跟着胡鬧了。”

喟歎過後,他命人将尤金娘招來。

尤金娘很快趕來,并帶來了她雜耍班的管事。

管事拉着他蠟黃的長臉,駝着他終日佝偻的脊背,一見到阿柿便立即指認道:“就是她!”

“太爺,”他對李忠道,“這個小娘子,近日總在我們院子附近徘徊,一旦有人上前同她搭話,她就會立馬跑開,行為十分鬼祟。今日一聽班主提到有人偷山貓,我一下便想到了她。”

“您聽聽。”

尤金娘立馬幫腔。

“可見這小娘子的偷竊早有預謀,請太爺一定要對她重重責罰,以儆效尤!”

李忠肅面不變:“你那山貓從何處來?價值幾何?”

尤金娘神采奕奕:“是管事是從獵戶手中買來的,花了足足四匹絹呢。依律加倍征贓,她得賠我八匹才成!”

賈明本還在低頭想辦法,一聽那錢數,眼珠子當即瞪得賊凸,蔫巴垂着的脖子,立馬就鬥雞似的梗直了。

根據《大梁律》,“諸竊盜,一尺杖六十,一匹加一等”。

這尤金娘張口四匹絹,阿柿便要為此被罰挨百杖!

這是想要阿柿的命了!

“翻天喽!”

他當即大嚷起來。

“我把她個活人買下來,也不過花了十貫錢加一匹絹,如今她偷的不過是一隻奶都沒斷的畜生,居然值四匹!?”

尤金娘不樂意了。

她腰一擰,陰陽怪氣道:“叫您知道,這山貓可是東都最時興的玩意兒,十分受貴人們喜歡,便是用成箱的金銀去換也不為過。尤其她偷的那隻,雖然還沒斷奶,但背上已經現出了狀若梅花的斑點,極為金貴罕見。這也就是沒弄傷它,不然,但凡蹭傷了它一塊皮……”

她的餘光掃向阿柿,語氣不鹹不淡,“一個不值錢的女奴,怕是用命也賠不起!”

眼看兩人就掐腰當街吵起來。

自賈明說起阿柿價錢起、便一直默不作聲的陸雲門,忽然開了口。

“是否聽一聽阿柿的話?”

在得到李忠的同意後,他将阿柿口中關于小山貓的離奇一切都說了出來。

少年的聲音清冽如泉,語氣又沉穩極了,将阿柿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告訴他的細碎事情理得很順,娓娓道來。

連旁邊站立如山的衙役,都忍不住抻長了脖子,聽得入神。

唯獨尤金娘。

随着陸雲門将“院中假山”和“撲蝴蝶的小山貓”這些細節逐漸說出,她的氣焰一節節下落,交疊的手指無意識地摳緊,直至指尖發白都沒有松開。

但她在臉面上倒還撐得住。

待陸雲門說完,她立即嬌笑出聲。

“你這個小郎君,什麼鬼呀、怪呀,說得怪吓人……”

可她說完這句,随後便語塞了。

直到最後,她也沒能再如之前那般吆喝出什麼,索性直直對着李忠躬身一拜:“奴沒什麼可說的了,這事兒全憑太爺做主。”

态度一直明确的李忠,卻在此時沉默了下來。

雖說大梁百姓自古崇神憚鬼,廟宇香火不斷,但即便笃信鬼神,以尤金娘此前露出的性子,在聽到陸雲門那番話時,她應是當即高呼荒謬、向他喊冤才是,絕不該是方才的反應。

這事莫非真有蹊跷?

他看向開始拍着大腿喊“冤案啊冤案”的賈明,開口打斷道:“某初來金川,左右今日無事,既然你不服,那便随某一起、照那侍婢所說的去探個究竟。”

他也将醜話放在了前頭。

“若查出她所說的皆為謊言,便要嚴按律法對她懲處,不可因她是你的侍婢而有所包庇。你可同意?”

“同意!同意!”

賈明忙不疊地點頭,整張臉溢滿了喜色,樂得合不攏嘴,眼角都要笑出褶子了。

“太爺英明!”

眼看蓋棺定論的案子,在此時似乎有了新的變化。

李忠命尤金娘重新将山貓提籠帶來,又讓陸雲門詢問阿柿,如何送小山貓回家。

阿柿雖然參與不了他們的對話,但她仍能感受到方才湧動的暗流。

所以,不管别人是吵是鬧,她都一直懂事地安靜站在一旁,就算手上忐忑到把小布船都捏得變了形,也隻是眼巴巴地望着,生怕打擾到他們。

因此,在聽到陸雲門向她問話時,她像是棵被曬到幹癟後、終于淋到了雨水的小蘑菇,整個人一下子鮮亮了起來,“砰”地打開了話匣子。

“我知道!”

她迫不及待拉住陸雲門的袖子。

“小山貓的主人告訴過我,她的乳娘因為生病,如今正借住在女兒的夫家。那個地方就在縣城裡,我可以帶你去!”

“李縣令想先知道目的地。”

陸雲門低頭問她,“你能說出那個地方的名字嗎?”

阿柿想了想,用腳抹平了一處地,拉着陸雲門蹲下,然後撿起顆石子,在地上畫了棵開花的樹。

“這裡是我們所站的地方。”

她說着,手中石子向南劃下。

“從這裡開始,我們要一直往南走,走到第一家賣冷淘的鋪子前,拐進鋪子旁邊的小巷,那裡有個每日都在家門口煮水的耳背老翁。路過老翁家,直走一段路,就能看到一處蟹塘……最後,門前立着一高一矮兩顆松蓬樹的,就是她的家啦。”

說起正事的小娘子既專注又笃定,哪裡要拐彎,哪裡有座橋,她都記得又牢固又清楚。

陸雲門以此向縣民打聽,熟路的人一聽便清楚了,紛紛過來道:

“我知道,那地方不可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