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同行》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原著作者斯蒂芬·金都說那是他最愛的一部改編版,在電影上映之前導演羅伯·萊納專門給斯蒂芬·金自己一個人看了一遍,看完的斯蒂芬·金起碼自己單獨呆了十多分鐘以上才從放映室裡面走出來。一直在說這部電影非常的棒。
也有很多的人和作者秉持着相同的想法。
這一部又幾個孩子主扛的電影一下就引爆了有些蕭瑟的八月電影院,口碑和票房迎來了雙豐收。
其中瑞凡的演技獲得了很大的贊譽。
他把有些痞氣但是内心敏感又悲傷的克裡斯诠釋的很好,簡直可以說直接把人物從書中一比一的扣了出來一樣。
媒體開始把他譽為下一個“詹姆斯·迪恩”。
那是一個上世紀早逝的一個傳奇的演員,他的作品被人津津樂道。
關注有些時候是好事兒但是過渡的關注之後就會讓人厭煩了,小報的狗仔開始盯上瑞凡,他們無時無刻不在他的身邊,經常會故意的挑釁這個還沒有成年的孩子,要是他做什麼要打人的動作或是厭煩的表情狗仔們就會更加的興奮,這已經成為他們賺錢的一種手段了。
瑞凡對此煩不勝煩。
莉蘭也和他又一樣的待遇,去學校上課的時候總有狗仔躲在某個大樹或是某個草叢下面,看見她就和惡狗見到骨頭一樣,瘋的就沖過來,要不是她膽子大,換成其他人應該會直接被吓了大叫被拍下驚恐表情永流傳。
她也問過他們她有什麼好拍的。
畢竟在她看來,自己最近的生活真的很無聊,不是上課就是去圖書館就連面試都少了很多,狄絲和她都不想她成為一個同質化的演員,在演完《粉紅佳人》之後她大概不會在去碰青春的題材。
趁着這個時間她也想好好的沉澱一下自己。
這一點兒很難得,畢竟這裡是好萊塢。
狄絲也是一個很不錯的經紀人,她并沒有隻是簡簡單單的想要在莉蘭的身上賺一筆快錢,她的目光更長遠,她覺得她的姑娘有無限的潛力和堅定的意志,未來一定不可限量,短暫的等待是為了雛鷹更好的展翅。
這都已經成為她自己最近的座右銘了。
但是很多的狗仔卻對于莉蘭的生活持否定的意見。
在莉蘭問他們為什麼一定要跟着她的時候,狗仔還反客為主的問她:“你為什麼不出去約會,為什麼不出去玩?你才十多歲不是五十多歲!”
一點兒抓馬的新聞都沒有。
要是能抓到她出入酒吧或者是更多的成年人場所就好了,堕落又對自己無法負責的孩子總是能引起更多的人關注,報紙的銷量也會随着節節升高,大家都喜歡看别人活的不如自己。
莉蘭不友好的快速翻了一個白眼,心裡在想我出去玩為什麼要讓你們拍到。
她也确實是有要出去的打算,并且已經策劃很久了,這一定會是一個難忘的生日!
*
瑞凡的家在西好萊塢的一個不算特别大的房子裡面,他打算之後要是在賺多點錢他就在佛羅裡達州買一棟房子,他們所有人都可以呆在那裡,那個地方之前給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茂盛的植被、多樣化的動物、和足夠讓狗仔不感興趣的地理位置……
一切都很完美。
他很有興緻的用鉛筆在白紙上寫寫畫畫,灰色的筆記變成柔軟的歌詞,歌詞裡面他在暢想未來的生活。
歌詞裡面有和平的世界、健康成長的孩子、生機勃勃的自然。
當然……
還有他們。
他的未來一定會有他們。
他們這次詞泛指很多的人,可以是他的家人們,但同時也會是他的朋友……
暖黃色的台燈照亮了瑞凡的全部。
人造的光下細小的幾乎不可見的塵埃在上下左右的滾動,不大的書桌上的相框裡面放着他們的合照,男孩和女孩攬在一起,城市霓虹的背景和好萊塢的落日都無法和他們争輝,照片就定格在了那一刹那。
誰也不能說他們不美好。
就算是在苛刻的心腸惡毒的人也不能做到。
屋外的月光沒有燈光那麼溫柔,它帶着冷豔的光亮落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樹梢被它剪成了一個黑色堅硬幽微的輪廓,随着風的推動輕輕的搖曳發出磨人的沙沙聲。
“笃…笃…笃……”
細微的石子聲則隐藏在沙沙裡面顯得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可是又不會不會給人忽視的機會,隻要你注意到這個聲音之後那麼你的耳朵裡面其他的聲音也會被歸結為惱人的噪音。
一切一切都是因為丢石子的那個人。
莉蘭為今天的計劃準備了很多的東西,甚至都已經做到翻進出自己房間,但是卻忘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兒,那就是另外一個主人公可能會早早的上床睡覺。
嘴嚴也是莉蘭的美德之一,她幾乎就沒有把自己的計劃透露過給誰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