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甜自己從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這并不妨礙他耳聞目睹同輩的孩子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經曆。
哪怕家裡的孩子實在扶不上牆,也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包裝出來達成目的。
首先,他們中的大多數,從小就會培養發展一兩個小衆的體育或藝術的愛好特長。
小衆的賽道不擁擠,拿獎和刷成績都會比較容易,再不然,投資贊助、或者幹脆私人定制一場競賽也是可以的。
到了中學階段,就可以聯合身為大學教授的長輩,或者長輩“至交”,共同發表論文了。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任意挑選,出版專著也不成問題。
購買他人創新發明的科技專利算家常便飯。
社會活動方面,有很多“高端”的國際志願者服務項目可供選擇。
實際體驗等同于旅行度假,輕松刷出漂亮履曆。
如果孩子懶得去,那麼直接以孩子的名義去創辦一個慈善基金、資助一個慈善項目,同樣可以展現社會貢獻和影響力。
——并且,不可否認,這些貢獻和影響力,的确是真實存在的。
比起直接向學校捐款,這些錢隻能算零頭。
至于讓普通學生頭疼的推薦信,則是最好解決的。
也許讀到PhD才能有幸在某個論壇活動見上一面的專家學者,是小時候抱過孩子的阿姨叔叔、奶奶爺爺。
要是走的藝術,更容易操作。
早早送出國,免去語言成績,作品集交給專業的團隊一手代辦。
至于入學之後會不會露餡……
孩子出國的時候,是連家裡的廚師也一齊帶過去的,就讀的四年,無論學業還是生活,都跟從前一樣包辦,總不會畢不了業的。
畢業之後,按照流程,在國内外開幾場自己的作品展,打造青年藝術家的頭銜。
隻是面對采訪需要謹慎一些,如果沒有事前串過采訪稿,背好别人代寫的發言稿,那麼最好還是盡量避免開口,以免暴露大腦空空的事實。
沈甜就曾經見過某個名校畢業、履曆光鮮的堂弟,在面對展覽的藝術理念相關問題時,作為創作者本人,卻隻能借口推給策展人來回答。
當被問到他的某個作品的風格,似乎受到德國新表現主義影響頗深,希望他可以談談自己的想法,這個青年藝術家苦思冥想半晌,最終含糊其辭地給出了“嗯……我認為……風格,對于藝術來說,并不重要”這樣石破天驚的答案。
沈甜對此倒是毫不意外。
畢竟他這個堂弟大概連Georg Baselitz和Anselm Kiefer的名字都無法正确拼寫。
他見過太多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那些人都能擁有光鮮亮麗的人生,他怎麼能忍心看着真正的金玉在泥濘中掙紮?
沈甜試探着開口:“或許……”
宋敏行打斷他,徑直報出了一個數字。
——她的高考總分。
空氣靜止片刻。
反應過來的沈甜驚呼出聲:“這麼高!”
他抱住了她,幾乎落下淚來:“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
“你是最好的,”沈甜深深地凝望着她的眼睛,“你知道嗎?我看到你的第一眼,就有一種感覺。”
“好像你什麼都可以做到,如果跟着你,那麼,無論是多遠、多高、多險的地方,最終也能抵達。”
他想起當初在工地,酷暑烈日下,捧着盒飯做數學題的年輕姑娘,在那樣塵土飛揚的環境裡,也許還要面臨周圍人的不解和嘲笑。
但是……她看起來那樣的堅定。
沈甜隻知道自己的目光無法從她的身上移開。
直到後來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或許那就是她身上最打動他,令他一見傾心的所在。
他不知道她要考怎樣的分數,要上哪一所大學,但是就是覺得,她一定能夠抵達她想要去的地方。
四目相對,兩個人默默凝望片刻後,是沈甜先忍不住羞赧,移開了目光。
他輕咳兩聲,開口道:
“這個分數是不是特别、特别的高?”
沈甜絞盡腦汁,試圖對标宋敏行的分數志願填報的學校。
沈甜隻知道這是一個很高的分數,但是對于具體多高,并沒有實際概念。
一是,他沒有經曆過國内的高考;二來,他個人離開以分數為标準的評價體系已經太多年。
不過他看過A大曆年來的分數線,宋敏行遠遠超過了,所以他才會在第一時間發出驚歎。
“還好吧,”宋敏行随口道,“第一名。”
“嗯?”
什麼第一?
沈甜沒有反應過來,下意識地問:“全校第一?”
“全省第一。”
…………
因為某個高考狀元人在國外電話打不通,于是招生辦的電話打到了宋敏行原籍所在的高中學校。
山村高中校舍裡,深夜亮起一盞燈。
班主任戴上老花眼鏡,摩挲着三年前的畢業照,那一屆的學生裡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孩子,現在也終于迎來了屬于她的開花結果。
建築工地的集裝箱宿舍。
小張坐在小木凳上啃着西瓜,吹着冷氣。
宋敏行走後,工地老闆像是突然發了善心,給每間集裝箱宿舍都安裝上了空調。
從宋敏行那裡繼承得來的這隻小木凳,雖然斷過一條腿,但修過之後,還是很好用。
當從電視新聞高考專欄的特别報道中,聽見了小木凳原主人的名字時,小張情不自禁“哎”了一聲。
她放下西瓜,拍了拍大腿,豎起了大拇指。
S市。
晨星總部大廈。
午休間隙,高考作為近期的社會熱點話題,不少人浏覽新聞的時候,都刷到了高考狀元的相關消息。
“高考理科狀元宋敏行……好耳熟的名字……”
“這不是之前我們安保部門的小宋嗎?!”
公司食堂頓時小範圍地沸騰起來。
蔣秘書飲了一口冰美式,心想,沈總在A大附近的房子算是白買了。嗯,B大C大的兩套也是。
A大B大C大統統無需考慮。
現在宋敏行面臨的,是那道經典的選擇題。
——清華和北大,上哪個比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