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假動作!周刻給了一個扣球的動作卻搓了一闆!”
萬嘉懿想要撲上來再救球卻是為時已晚——周刻将這顆球的長度控制得極好,球根本沒出台。
第四局結束,大局比分來到2:2。
接來這局,無疑是整場比賽最重要的一局。
坐在看台上的陳如屹看到周刻0:2落後時有眼神還有些黯淡,但是現在,他的眼睛裡重新燃起了期待。
雖然同是國乒隊的隊員,但是各個教練分管的運動員各有不同,相處的時間久了,總是不免私心。他看着周刻從雙打工具人的陰霾下走出來,看着周刻開始為自己去拼第一塊三大賽獎牌。
雖然周刻隻在他手下呆了一年,但是這個小孩努力,他真真切看在眼裡,也是真真切切地寄予厚望。
周刻終于熬到了自己的強勢期,而接下來的這局必須赢下來。
落後的兩局裡,周刻精打細算,力求将每一個球都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準,好不容易為自己重新争取到了赢下來的希望,無論如何也要把握住。
一分鐘到。
萬嘉懿在休息時間裡争分奪秒放松自己的腰部,以求在第五局達到更好的狀态,盡管最後并沒有成功。萬嘉懿面上仍保持着冷靜,但是腰是乒乓球動作的發力核心,對個人狀态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保持面上的冷靜,盡量不被周刻發現,助長周刻的氣勢,是萬嘉懿現在對自己的腰傷唯一能做的。
唯一值得高興的一點大概就是發球權還在自己的手裡。
萬嘉懿深深吸了一口氣。
周刻的能力他很清楚,他現在能做的隻是把握好每一個球,讓自己的最後一場世界級比賽不留遺憾。
場外的觀衆在萬嘉懿拿到球之後紛紛自覺地安靜了下來。場地上隻剩下萬嘉懿發球前緩慢而凝滞的颠球聲。
萬嘉懿現在打的每一刻球都是在透支自己的身體。
這一局的回合越多,下一局獲勝的希望就越渺茫,而比賽結束之後做理療也就越痛苦。
競技體育沒有常青樹,這件事他在二十年前正式成為一名乒乓職業運動員時就知道,他不甘心也得甘心。
但是他願意。他現在就是願意去做一支昙花,燃燒自己直到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刻,不計後果。
場外解說的于壑看着他的小萬隊這樣不顧一切追求冠軍,心狠狠揪了起來。
周刻和萬嘉懿兩人在這局都拿出了自己能拿出的最好狀态,讓比分像是黏住了一樣,保持着不超過一分的分差。
從1:1到8:8,越來越逼近局點的比分灼燒着現場所有人的心。
萬嘉懿的心跳的飛快,但是還是迫使自己冷靜下來。
将球握在手中颠了又颠,萬嘉懿引拍發了個逆旋轉,球落在周刻的左手短處。周刻輕輕向斜線一擰後,球壓着網飛向萬嘉懿的正手。萬嘉懿同樣回了一個大斜線,并同時緊緊盯着周刻的步伐走向調整身位。周刻兩個墊步,側身反拉,控制着球的角度向大直線飛去。
但是萬嘉懿早就預判好周刻的動作,提前等在反手,撕了一個正手小三角。
從反手小三角位到正手小三角位,跨越了一整個球台的距離,換做世界上任何一個頂級球手都無法穩定地将這顆球救起來——除了周刻。過硬的中遠台能力、一米八六的身高和那雙具有力量的長腿,硬生生讓周刻在球快落地的時候将球撈了起來。
白球竄上高空,在燈光的反射下幾乎不見。
萬嘉懿隻能頂着刺眼的燈光,視線緊緊追随着白球,直到……
“漂亮!這個球救回來了,還是個擦邊……等等!裁判沒看到,把分判給了萬嘉懿!”
現場的驚呼将球和球桌短暫接觸的摩擦聲掩埋,主裁判并沒有看到擦邊,舉手示意副裁判,将這關鍵的一分判給了萬嘉懿.
周刻見狀連忙擡手向擦邊的地方一指,“擦邊!裁判!擦邊了這顆球!”
主裁判坐在高高的裁判席上,藍色的瞳孔冷靜地注視着周刻,擡手示意周刻準備下一顆球,不要拖延比賽時間。
賽場上頓時哄鬧了起來,除了雙方的球迷各執一詞以外,還有一部分人抱臂看戲。場外的觀衆開始叫嚷着“看回放!看回放!”
而萬嘉懿此時彎着腰撿球,聽到吵嚷聲後,走到主裁判面前,指着自己耳朵:“确實是擦邊,我聽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