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頂常年冰雪覆蓋,黛玉身子單薄,雖修了仙體,冷風一吹,依然能感受到絲絲冷意。
祖師順手搓了一捧雪,化作雪白的一定貂裘鬥篷,遞于黛玉。
黛玉裹着鬥篷,跟着祖師,行走在雪山之巅。
前世最不羁的夢裡,也不曾想過此時情景。
祖師興緻頗高,指點周邊風景,講起當年往事:“那時候,老君還未出關化胡,元始老兒也隻是個天王,我曾與他們在此辯經論道,他兩人說不過我,就在那頂峰之上與我拼酒。”
“直拼了三百個日夜,滴下的殘酒彙成一條溪流,流入附近村莊,使得方圓百裡的百姓、雞鴨豬羊盡皆醉了。”
黛玉陪師父站立在一處突出的陡崖,遙望遠方白雲遮掩的雪峰,想起當年豪邁,也不覺心馳神往。
兩人說說笑笑,一路上了玉虛宮。
宮門外,守着四名童子,見得來人,四雙眼睛一起看了過來。
但見,來者一老一少。老者白發白須,六、七十歲相貌,拄着一拐木杖。幼者身薄體弱,十六、七年紀,裹着禦寒披風。
看起來都不像是得道長生的仙家,童子們頓時失去興趣,隻推了那最小的童子過去打發。
那小童子怏怏地走過來,不耐煩地道:“此是仙家福地,凡人切莫靠近!”
祖師笑道:“老朽聽說,元始天尊最是禮賢下士,曾發下宏願,天下有才之人,無論高低貧富,隻要讀得明經史,看得清文章,皆可與他相交!”
童子愈發不耐煩了:“快走!快走!說什麼颠話?”
“原來,已是颠話了嗎?”
祖師微笑,不待童子再出言驅趕,從袖中摸出一片泛着金光的金葉,遞過去,溫聲道:“故人來訪,有勞通禀一聲!”
那童子瞬間變了臉色,其餘三個童子紛紛圍了過來,将祖師上下打量一番,一起彎腰行禮道:
“原是貴客,仙尊早有吩咐,持金葉的貴客,直接請進去就是!”
兩童子畢恭畢敬地在旁引路,一童子飛身去報。
祖師收起金葉,向黛玉笑道:“幸虧我記得帶上請柬,否則咱師徒就得打道回府喽!”
黛玉笑着接道:“凡人認衣裝,神仙認皮囊,看來是通理了。”
兩個童子住了身,再次作揖道歉。
祖師收起拐杖,化作拂塵,正色道:“你們才多大年紀,不過是上行下效罷了,那教壞你們的才該道歉呢!”
“多年未見,一見面就指桑罵槐,菩提兄也不太厚道啊!”
遠遠地,一人大笑禦風而來,寬袍大袖,仙風道骨,滿頭烏發,看起來不過二十上下。
祖師已迎上前去,與那人以平輩之禮相見。
黛玉心道:這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原來竟是元始天尊嗎?
又聽祖師回首招呼道:“徒兒,過來拜見仙長!”
黛玉上前行禮。
元始天尊笑道:“好俊俏的女娃兒,怎麼有些女娲門下的氣息,别是你這老兒從别處拐來的罷!”
祖師笑道:“聽聞老君到處宣揚女娲是他的化身之一,不如待他到了,請他辨一辨,是否他門下走失了人口!”
元始天尊哈哈一笑,攜了老祖的手,徑入宮内。
這玉虛宮占地極廣,亭台樓閣一層層依山勢而建,前後綿延百裡。
祖師帶着黛玉,随天尊騰雲駕霧,約有半盞茶工夫,才至天尊住處,寶華殿。
已有衆多仙尊在堂内相候,看見元始天尊急急出迎,隻帶回一位貌不驚人的老者和一位弱質纖纖的女子,都有些失望。
天尊請祖師坐了上首,衆人方才争論正急,卻被打斷,此時廖廖寒暄幾句,便又繼續開啟辯論。
黛玉被分派在小輩之尊位,一位淡粉衣裙的小姑娘坐在她下手,數次以目相視,一副不服氣的模樣。
衆仙長論到激烈處,都忍不住手舞足蹈,口沫橫飛,一時室内仙力縱橫,金光四射。
黛玉修為尚淺,有些抵受不住,胸口一陣發悶。
她不願意丢了師父的臉,便假作透氣,不動聲色地走了出去,站在欄外崖邊,才覺略平穩了呼吸。
突聽背後有人道:“你是哪裡的散仙,竟有能耐坐在我的前位?”
話音未落,已有數道疾風襲向黛玉。
黛玉剛擺脫胸悶氣短,尚未調勻氣息,一時不妨之下,竟直直向崖下跌了下去。
她強壓驚慌,設法自救,頭頂上那偷襲之人卻驚叫起來:“呀!你怎麼這般容易就掉下去了?”
人被打了就會倒,不是順理成章的事嗎?
這山崖甚高,黛玉的騰雲之術尚未熟練,又聽耳邊寒風呼嘯,目眩神昏,幾次施力欲穩住身形,皆不過翻起兩三丈,就又繼續下墜。
眼見得要跌入谷底,一隻手忽攬在了她的腰際,帶着她翻滾卸力,終于在谷底站穩腳跟。
清冽而不失磁性的嗓音在耳邊響起:
“小姑娘,你無恙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