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豆兒是菲菲新交的朋友。
幺豆兒是一隻小八哥,喉間橫骨尚未煉化,所以,算是個半吊子小妖精——啊不,在修行界,入了宗門的妖族,不能叫“妖精”——在化形之前,要喚之“靈獸”或“靈禽”;而在化形之後,就要稱一聲“道友”了。
其實,“妖精”這個稱呼,在久遠之前是個中性詞,隻用來區分種族。然而,上古時代,妖族大盛時期,很幹了些天怒人怨的事兒,以至于妖族的名聲被敗壞得夠嗆。尤其是,人族興盛後,因着當年委實受了妖族的不少欺負,記仇記得狠,所以時至今日,提及妖族,都沒什麼好話。久而久之,“妖精”一詞也就有了貶義,多多少少含有歧視意味。
在凡間,人族斥“妖族”為“妖精”,可在修行界,尤其是講究“正派”“正義”“正氣”的“五宗八門”,就不大合适了。
現今的妖族,一部分隐居山林,一部分藏匿人間,還有一部分,則是土生土長的“宗門妖”——即這些妖族,打祖上算起,就是在宗門裡長大的。譬如,幺豆兒的太爺爺,曾經是天阙宗某位先代長老豢養的靈禽,以一手“噴火術”而兇名遠揚,堪稱那位長老的得力打手——啊不,得力助手!
老八哥妖光榮退休後,便帶着家小子孫在天阙宗裡安家落戶。到了幺豆兒這一輩,它已經有了三十多位叔伯姑表,連親兄弟姐妹帶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将近二百個了。這些八哥妖,有的繼承了幺豆兒太爺爺的本事,成為宗門中某位大佬的靈禽,有的則挎着小包袱下山闖江湖去了。而如幺豆兒這種,連人話都不會說,自然隻能乖乖地守在山上,待得哪日它能開口說話化形為人了,才被允許放出山門。
幺豆兒在它這一輩,年歲最小。論說,最小的孩兒最得寵,可怎奈老八哥妖忒會養孩子,幺豆兒在它近二百位兄弟姐妹中委實不夠出衆,總是被忽略。所以,幺豆兒的童年,其實相當寂寞。它特别羨慕那些被選中的兄弟姐妹,總會在它們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追随各自的主人下山曆練遭遇種種經曆時,偷偷地蹭過去偷聽。偶爾,兄弟姐妹瞧見它,也會擡起翅膀摸摸它的頭,鼓勵道:“幺豆兒,要勤加修煉啊!等你會化形了,你就可以下山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啦!”
每每此時,幺豆兒就覺得前途渺茫鳥生暗淡——它連人話都不會說,而要等待化形,更不知要到哪個猴年馬月了?
家裡上進的孩子多,也就沒誰對幺豆兒有什麼特别要求。而幺豆兒自己呢,也是一份躺平擺爛的姿态——有背景,有家世,除非天阙宗突然垮了,不然,它這一輩子啥也不幹都遠勝無數在紅塵中苦苦打拼的妖族。
直至,它見到菲菲。
起初,幺豆兒挺看不上菲菲的。
這小夜貓子,生就一副鳥類最讨厭的貓臉,偏生還跟那黑貓妖親近得不行——幺豆兒深深唾棄這等與敵為友的惡劣行徑!
然,沒多久,它就發現,這小夜貓子好像有點兒厲害哦!
它雖然也不會說話,可是,它居然跟着它的主人飛躍過浩瀚無邊的大洋——從遙遠的西陸飛來東土,一路上,見識了無數的神奇妙幻。天呐,它是怎麼做到的?
幺豆兒是個嬌生慣養長大的孩子,對外界的認知全部來自家族中長輩兄姐的描述。它對外面的世界,既好奇,又畏懼。可那個醜兮兮的小夜貓子,它就不怕嗎?
漸漸地,每當菲菲與其他靈禽扯閑篇時,幺豆兒就會忍不住湊上去,偷聽上幾句。倘若被發現了,它便頭一昂,兩眼珠子一個向上一個向下,假模假式地仿佛自己隻是湊巧路過而已。
後來,還是其它靈禽發現了幺豆兒的異樣。
天阙宗中,除了如幺豆兒這般承祖上餘蔭的靈禽靈獸,還有許多,并無家族。它們的來曆五花八門,卻統一出生于“靈禽苑”或“靈獸園”。長大後,憑各自的資質,被宗門弟子挑選走。而被挑剩下的靈禽靈獸,大多資質不佳,成為宗門中的圈養吉祥物——有客來時,表現一下天阙宗的财大氣粗和仙境氣象;逢年過節時,組團表演節目助興;再不行,還可以當個體力勞動者,幫雜役拉個貨啥的。
總之,正如人分三六九等,山上的靈禽靈獸又何嘗不是呢?同樣是喉中橫骨未煉化的小妖精,幺豆兒就能理直氣壯地看不起那些“靈禽苑”“靈獸園”長大的妖精。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若在以往,幺豆兒是絕不會與那些靈禽湊一處的。可是,一次兩次、三次四次後,怎麼就總能“湊巧路過”呢?
幺豆兒到底還是小孩子,再抻着面子,傲慢講究終于被好奇打敗——一段時間後,它不但擠在靈禽圈子裡安之若素,甚至與菲菲做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