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位據說是在先帝皇後身邊服侍的老嬷過來,給衆人訓話。可能因為剩下的人裡很可能會有一大部分去各妃嫔身邊服侍,這位老嬷給衆人提起了當今皇帝的後妃和子女。
“咱們當今登基剛三年,這兩年選秀,沒進過新人,現在宮中的娘娘們都是在潛邸時就跟着聖上了。現在有位分的貴人們也就七八位,我說給你們,都記住了,别回來鬧不清,再犯了錯兒。”
衆人抖擻精神,專注起來。柴玉也來了興趣,凝神聽着。
“住在華甯宮的是皇後娘娘。咱們皇後娘娘姓邢,當今還是太子時,娘娘就是太子妃了。現在當今最大的皇子,四皇子,也是皇後娘娘所出。”老嬷嬷道,“本來聖上的長子也是娘娘所生的,隻是聖上的前三子都不幸早夭,四皇子便成了聖上的嫡長子。皇後娘娘最是賢德聖明,跟之前那幾年比,如今宮中是很安穩了,這都是咱們娘娘的功勞。”
“華甯宮的後面,便是羽商宮。如今宮中是袁貴妃帶着三皇女住着。咱們宮中,僅次于皇後的就是袁貴妃了。這兩位都是宮裡頂頂尊貴的人,你們可得小心着。”
“再往下數,便是蘭林宮了。蘭林宮現住着燕昭媛和米美人。燕嫔娘娘是咱太後娘娘的族侄女,聖上的表妹,米美人又是燕嫔娘娘的表妹。”
表姐妹共侍一夫,還在一個宮住着?這皇帝是怎麼想的,非要這麼安排,不怕兩個人心裡别扭,互相下絆子嗎?柴玉心道。
老嬷又道:“還有就是晖章殿的牛婕妤。牛婕妤原是聖上的侍女,跟随聖上多年,素得聖上敬重。三年前當今登基,分封後宮,就給牛婕妤封了婕妤之位。”
侍女直接封婕妤?經過卞婆子的科普,柴玉知道婕妤在這個朝代是很高的位分了,更别說宮裡現在後妃不多,這個婕妤的分量就更高了。連看來這個牛婕妤也不是一般人啊。柴玉心裡嘀咕。
“再就是育和殿的荀才人。荀才人本是修媛娘娘的,隻是去年因牽進一宗案子,被降為才人了。不過聖上現在的兩位皇子中,五皇子就是荀才人所出,便是降為才人,也并非一般妃嫔可比。”
這位荀才人,柴玉記得卞婆子提到過,她牽進的案子似乎挺複雜,就算她是無辜,不知内情的,也受了牽連,直接從嫔降了好幾級。而這懲罰,還是因皇帝現在子嗣少,所以看在兒子的面子上,對荀才人網開一面,隻降了位分。可他還年輕,以後有的是子女出生。那時荀才人還會得到優待嗎?
“還有一位,是竹華館的賈采女,原也是宮女出身,因被聖上幸過,封作采女。不過,我可把話說在前頭,你們别覺得有先例在前,就也動了心思。被聖上幸過,也不一定有名分。被幸過的宮女這輩子可就出不了宮了,沒那個手段,要不來名分,隻能老死宮裡,可不是什麼好頑的。”
這位賈采女,看來老嬷很瞧不上啊,前幾位她都是客觀地介紹一下就完了,輪到這位,都直接說她是靠手段得來的名分了。估計皇帝也對這賈采女沒什麼感情,不然宮人也不敢這麼公然内涵她。相比那位牛婕妤,這賈采女似乎混得有點慘。
不過,也隻是“似乎”有點慘。不管用了什麼手段,人家怎麼說也是成功地吸引到皇帝,翻身成了主人,衣食無憂,有人伺候;而内涵她的宮人,再不忿也是奴婢,還得給她行禮……诶,等等,才進宮幾天,自己的思想竟然就這麼危險了嗎?這可不妙哇。柴玉暗自詫異。
“咱們聖上現下有兩位皇子,一位皇女,分别是皇後娘娘和荀才人所出的四皇子和五皇子,袁貴妃所出的三皇女。另外還有一位,是已故齊王爺的女兒,聖上的親侄女,養在樂康宮太後那裡,人都稱作‘大郡主’,最得太後疼愛,你們可得記住了。”
老嬷講了半日,倒也沒提到什麼特别的信息。雖然知道她不可能給這群小宮女講什麼後宮辛秘,但是就看到聽到的情況,加上參考自己看過的宮鬥小說,柴玉覺得這永熙皇帝的後宮,目前可能真的不算複雜。畢竟新帝登基不久,後妃總數不多,高等級後妃家世高貴地位穩固,位分低的妃嫔也沒有掀起什麼大風浪的能力,總體還是比較平靜的。
不過嘛,要是這皇帝在位時間夠長,新人們一批接一批地進宮,子嗣一個接一個地出生,那時這宮裡,肯定會熱鬧起來的,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大部分的宮院還是空着的。
當然,作為一個小宮女,柴玉本來覺得,皇帝的妃子怎麼樣,和她的關系并不大,她隻要幹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不過,在老資格宮人輪流給她們上課之後,日子來到了四月中旬,一個消息的傳來,讓本來不想八卦的柴玉也起了好奇心。
什麼消息呢?從本朝最南端的南嶺道選出來的秀女們,經過幾十天的長途跋涉,終于來到了京城,馬上就要進宮來,接受帝後的選閱。
“南嶺道,離咱們這裡有多遠?”晚上睡前,柴玉忍不住咨詢了讀書最多的茉莉。這個朝代的選秀,在她看來還挺有意思,居然是按地區來選。不過南嶺這地方,一聽就知道挺遙遠。
“從南嶺到洛水城,大約得四千裡地罷,路上得花一兩個月。主要是那邊有一座山,要想過去,得繞好遠才成。”茉莉其實也不太清楚,不過這就已經比其他人強很多了,“我聽聞那兒的風物和咱們這兒不太一樣,那邊好像冬天也不下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