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敬樂颠樂颠的往屋裡去。
“小叔,小叔。”
一口奶味兒,喊的且急且快,像是在喊小豬,榮澤連連說:“别跑,當心摔跤!”跑起來搖搖晃晃像隻小鴨子,曉得這娃兒腦瓜裡想的什麼,趕緊說:“敬哥兒在屋裡拿小矮凳。”
榮敬拿了兩個小矮凳,他一個,弟弟一個,很有哥哥的樣子,嚴肅的對着茗哥兒說:“你不能洗,隻能在旁邊看着,你太小。”
榮茗乖巧的點着小腦袋。
忙完地裡的活,石瑜進了院子,先往屋裡去,喝了兩碗水,拎着隻小矮凳,坐到了澤哥兒身邊,沒說話,撿起一根葛根,先捋掉上面的泥巴,再放木盆裡搓洗。
全老太爺過來看了眼,得忙到什麼時候,吩咐院裡的兩個粗使哥兒搭把手。
洗幹淨的葛根用木錘搗碎,是個力氣活,榮澤做不來,交給兩個粗使哥兒與石瑜。他把搗爛後的葛根放進濾布裡,下方要置個大缸接水,反複數次過濾,缸裡的水滿,就換一個缸,水千萬不要倒掉,放着沉澱一個晚上,清水倒掉最底下的就是葛根粉。
敬哥兒眼見自己幫不上忙,出了主院,沒多久,他與幾個哥哥又回到了主院。
搗碎葛根的活,十餘歲的小哥兒幹不來,十餘歲的小郎君卻可以,郎君天生力氣大。
十一歲的榮芝十歲的榮蔚七歲的榮蘇,拿了個木錘搗葛根,十一歲的茂哥兒十歲的蓮姐兒九歲的苗哥兒九歲螢哥兒七歲的芙姐兒,幫着小叔過濾葛根粉,不大的院子,忙的熱火朝天。
人多力量大,天色微微暗,所有的葛根處理完畢,小院裡擺了大大小小共六個缸,六缸水沉澱一個晚上,明兒就能知道可以得多少葛粉了,夠不夠每房分一包。
小院裡隻剩下榮澤一個人時,天黑黑的,他趁着夜色正濃,往水缸裡撒了靈泉水。
前幾日秦家父子曾邀榮老太爺去家裡吃飯,榮老太爺想帶乖幺去,榮澤搖着頭拒絕,他沒心眼,說話也不會拐彎抹角,不愛到外頭去。最後榮老太爺帶着大兒二兒三兒前往,吃個飯,回來大包小包,秦家人硬要送,特别的熱情,榮老太爺推都推不掉,裡頭有好幾樣點了名說要送給榮澤,榮家小兒沒去,他們好生失望!
得了秦家送的禮,榮澤總要回點什麼,就拿葛粉當回禮,至于玉戒裡的魚,不可能,沒有可能!他給家裡人燒魚吃,都舍不得用玉戒裡的魚,不夠吃啊,要省着點!
兩日後,葛粉曬幹,榮澤特意往縣城買了幾十個小罐,巴掌大的罐子,胖肚子圓小口,甜白瓷看着精緻可愛。舊歲玉戒裡種了芝麻花生,他全都搬到了屋子裡存放,一直吃到現在,還餘了些許,芝麻花生炒熟,炒熟的花生切花生碎,又切了些紅棗碎,撒在沖泡好的葛粉裡,脆香酥甜,喜甜還可以額外添一勺蜂蜜,味道會更濃郁。
各小院都分得一份,阿父阿爹各有一份,榮澤悄悄的與了一份給石瑜:“莫要旁人曉得,自己吃,不能拿着換錢。”
石瑜沒想到還有他的一份,他嘗過一碗,味道真的好!“謝謝澤哥兒!”不可能拿着去換錢,他要給阿爺吃。
秦家得了兩份,罐子不大,隻送一份好像有點寒碜,榮澤忍痛多送了一份,為了好看,他另送一份野山蜜,用紅木盒裝着,這麼一看,就顯了高檔。
結果第三天的時候,秦家父子上門來,拉着榮老太爺的手直說:茶引好說,老兄家裡還有葛粉暖飲嗎?再多與他幾份,不夠分,完全不夠分,後宅鬧起來了!鬧的他腦仁嗡嗡響,他甚至隻嘗了兩口,後來再想吃,好話說盡,夫人硬是一口都不給他吃!
秦家家大業大,五進的大院子,住的滿滿當當,秦家子嗣不如榮家多,但主子不少,秦老爺子一妻兩妾,另納了個哥兒,他有兩子四女一哥兒,哥兒娶的姑娘夫妻倆住秦家,如此便是三房人。秦家兄弟亦有妾室,具體多少不知,僅兩罐葛粉,确實不太好分。
榮老太爺内心狂喜,茶引來的如此輕而易舉,他琢磨着還得磨上一兩月呢,臉上不顯,四平八穩:“老弟莫急,葛粉暖飲不是外頭買來的,若外頭買的到,便是一金一罐的高價,老弟喜歡,我咬牙也會買上一車親送到秦家。葛粉暖飲費時費力,澤哥兒人小力薄,做的不多,倒是我屋裡還有兩罐,還沒開始吃,老弟若不嫌棄盡可拿去。”
花錢就能買到,秦老太爺豈會腆着個臉上門來讨!就是外頭買的葛粉,吃着不是一個味!榮家小兒的手是真的巧,同樣的葛粉,偏他做出來的葛粉,透着股清幽的芬香,吃進嘴裡,雖清淡卻不寡味,放點小料進去,口感愈發鮮明,芝麻粒花生碎,真的是香啊!他家也有,就不是一個味,沒那麼香,他能有什麼辦法,他完全沒有辦法,隻得腆了個臉上門讨。
全老太爺捧着屋裡的兩罐葛粉進書房,順便把小兒也喊了來。
葛粉暖飲好吃,老伴連連誇,贊不絕口,告訴他屋裡的葛粉不能吃,先等等,他想着等什麼呢?小兒都說了不能久放,現在他懂了,原來等的是秦家。
榮澤手裡還有,不多,隻剩下三罐,他有心想留一罐,奈何秦家老爺子太會說話,說的又真誠又可憐,阿父在旁邊時不時的幫兩句,行叭,給就給了,大不了他進山再挖些老葛,這回悄悄的,絕不能讓旁人曉得。
五罐葛粉,黑芝麻一罐,花生碎一罐,紅棗碎一罐,野蜂蜜一罐,秦家老爺子心滿意足的離開榮家,下午秦家送來一車東西,有上等的布料六匹,上好的糕點六盒,野蜂蜜六罐,老字号的果脯蜜餞六盒,新鮮的活魚,活蹦亂跳的雞鴨鵝各兩對。
全老太爺吩咐粗使哥兒将滿車的吃物送小兒屋裡,他說怎麼分就怎麼分,緊接着是榮老太爺拿來十張百兩銀票,榮澤不想要,他硬要給,說是他應得的。
茶引剛到手,還沒來的及換成錢,榮老太爺先自掏腰包樂滋滋的分出大把的錢給乖幺,可見他是真開心呐!整個容光煥發春風滿面,走個路都昂首挺胸步步生風,家裡的三個兒子遠沒他這般意氣風發,看着完全不像五十多歲的老漢。
事業是男人最好的醫美,現代人說的話在古代也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