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毫無所知的祝熙語正在認真聽史勝講知青院公糧的上繳規則,心裡對他的公正又有了新的認知,竟然是按飯量細分的!這對于她這種吃得少、可能也掙不了太多的女知青實在是太友好了些!
史勝精簡着說完了正事,重起了一個話題,“隊長是不是和你們說了,明天就要下地掙工分了。明天就是新的一周了,估計村裡會正式開始種水稻。”說到這裡他表情有些複雜。
“今年天氣比較好,以往都是再晚些日子才種。”何倩補充道,她對耕種的一切都很熟悉。
“你們運氣真好,一來就趕上了春種。”許之桃一開口就是幸災樂禍,“你的行李裡有雨靴嗎?”她對着祝熙語笑得有些不懷好意。祝熙語不太懂她的意思,幹脆沒理。
“行了,都早些睡吧。明天的活還多着呢。”史勝拍闆,“我們組的老人比較多,院裡的活我們組明天先幹,解散。”
衆人三三兩兩的散開了,祝熙語和蕭可跟着簡靜秋去了她的宿舍。
兩間宿舍的布置區别不大,隻是這邊因為多放了一張床顯得逼仄了點,簡靜秋示意她們坐在自己的床上,細緻地講了些照顧雞的技巧和衛生區域的劃分。
講完她喝了幾口水,笑容似乎永遠都挂在她的臉上,“聽着繁瑣,其實是院子裡的活裡最輕松的了。勝哥本來想着讓你們跟着倩倩去菜地裡,我想着風吹日曬的,你們倆水靈得像花一樣,還是護在家裡吧。”
祝熙語聽懂了她的言下之意,“多謝簡姐。”按理說自己此刻就應該表示了,但祝熙語并不想在這件事上應下一個莫名其妙的人情。
細看分工表就知道,去地裡的隻有何倩一個女知青,想是因為她很會幹農活的原因。挑水更是都分給了力壯的男知青,李小平是史勝特意帶在身邊約束的。剩下的,無論是廚房還是喂雞,強度都差不多,并沒有簡靜秋嘴裡那樣特殊。
于是祝熙語假做不懂,隻是簡單就今晚的事道了個謝,就帶着一臉懵懂的蕭可回屋了。簡靜秋看着她們倆的背影,嘴角微僵。在一邊看書的李竹茹合上了書,露出了一個略帶諷刺的笑。
————————————
即使是第二次聽見起床号了,祝熙語還是被突如其來的聲音吓得一個激靈,直愣愣坐直了身體。她揉揉眼睛,穿好衣服拿上盆出門洗漱,路過還捂着耳朵躺在床上的蕭可時,拍了拍她的被子。
剛走到取水的地方,就見方朔倚在那裡抽煙,她當作沒看見,按部就班的收拾自己。期間方朔的目光一直若有似無地跟着她,祝熙語背對着他,隻做不知。她今天穿了棕色的立領小襖配另一條黑色直腿褲,更深些的顔色襯得她的小臉瓷白如玉。
祝熙語晾好毛巾,想着上次穿這個棉襖配的還是同色裙子和皮靴,心裡或多或少還是有些黯然的。她其實很喜歡琢磨這些,喜歡在不出錯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做些、穿些漂亮衣服,這是她因着工作回到侯家後最快樂的事之一。可惜她現在最重要的事是下地,她喜歡的那些衣服隻能繼續關在手提箱裡。
她正準備回屋梳發,方朔支起腿擋住了她,“水稻種在水田裡,要下地的。你這褲子能行嗎?”
祝熙語先是羞憤這人大庭廣衆談論她的穿着,又及時反應過來方朔在提醒她,于是急忙吞下了嘴裡的話換成緻謝。
“在心裡罵我呢?”方朔笑得還是那麼輕佻,祝熙語心裡生起的那點感激立馬蕩然無存了。她重重嗯了一聲,端着臉盆轉身回房了,方朔在身後笑出了聲。
祝熙語換了條更寬松的褲子,将頭發在發頂盤了起來,拿出雪花膏細緻地擦過臉,又剜出一小團解開領口的盤扣塗在脖子上。被熟悉的清淡香氣環繞着,祝熙語感覺自己因為早起陰着的心驟然放晴了,她解下腕間的表收進自己的小藤箱裡,起身看見蕭可還在磨蹭,提醒她,“第一天最好不要遲到。”
“起了起了。”蕭可趕緊出聲。“那我先去吃早飯了,你快點。”祝熙語見她确實坐了起來就先離開了。
方冉和簡靜秋早就做好了飯,有人在院子裡洗漱,有人在宿舍進進出出,正屋反而是最安靜的地方。餐桌上擺着一個大盆,盆裡放着些玉米窩窩頭,方冉遞給了她一碗明顯比昨晚粘稠的紅薯粥,“多吃點,簡姐說今天會很辛苦。”
祝熙語見着這早飯就意識到今天一定不輕松,她從餐櫃裡她的位置拿出一個玻璃瓶子,是王嬸昨日給她的蘿蔔幹。祝熙語夾了一塊,酸酸辣辣非常好吃,她已經很久沒吃過這樣合胃口的鹹菜了,侯家人一向吃得清淡。她連着吃了好幾筷子,見桌上好幾人都看了好幾眼,幹脆拿了個小碗撥了一些出來,“大家也嘗嘗吧。”
“鄉親們自己會做些鹹菜,要是喜歡可以拿些東西去和他們換。包括雞蛋、蔬菜,都可以同熟悉的鄉親們換。”簡靜秋見狀提醒,她也嘗了一塊,“味道真好,熙語你這是和誰換的?”
祝熙語沒多說,“書記家的王嬸嬸。”
“她可不用換,她用的東西都是書記讓韓峰送過來的呢。”許之桃沒放過陰陽怪氣的機會,“人家和我們可不一樣。”
那晚的事隻有幾個新知青和許之桃知道,桌子上的老知青們聞言都有些驚訝,在上韓村裡呆過的人都知道韓家在這裡的影響力以及韓書記對知青向來放任自流的冷淡态度。
早飯時間就在衆人的思量中度過了,六點三刻,史勝帶着知青們準備出發。他環視一周,李小平和許之桃還沒到。
“等我下、等我下。”許之桃急急忙忙從屋裡跑了出來,在堂屋環視一圈拿起一個窩窩頭直接塞進嘴裡,“我好了。”好一個高效的早飯。
史勝沒眼看,問方朔和易輕舟,“李小平呢?”回答的人是易輕舟,“他說他今天請假。”
史勝冷笑,“可以請假,隻要你們年底把缺的工分用錢補上,一天工都不上工也是可以的。”
蕭可聞言眼睛都亮了,她是家裡的小女兒,上面有三個哥哥,家裡人正為了她把接替媽媽的工作留城的機會讓給了三哥而對她愧疚呢,她最不缺錢啦!她正想說自己也要請假,史勝就看向了她,“前提是你們再不想通過公社的關系回城。”
蕭可蔫了,她還是想回家的,在家她是千寵萬寵的小妹,别說種地,連掃地都輪不到她。她從來沒有像這兩日一樣起的這樣早、又吃得這樣差。
史勝見她低頭,輕哼一聲,帶着知青們出門了。
剛走到大路上,知青們身邊就圍來許多去上學的小孩,祝熙語見狀問身邊最近的知青陳佑,“陳大哥,咱們村有小學嗎?”
陳佑有些驚訝她主動和自己搭話,“對,是去年年初才建的,以前小學和初中都要去公社那邊。”他頓了頓,想起聽說的關于祝熙語家世的傳聞,賣了個好,“咱們有個知青嫁到了村裡,就在小學裡面教書。”他看了看周圍,壓低了聲音,“我昨天還碰上了她,她肚子已經很大了,我聽她說她婆家想讓她在家裡安心養胎。”
說完,陳佑意味深長地看向祝熙語,見她若有所思的樣子,明白她聽懂了自己的意思,幹脆送佛送到西,“她叫梁遲,嫁到了咱們村會計家,丈夫在城裡食品廠上班。”
祝熙語一邊聽一邊在心裡打算,婆家富裕更看重兒媳的肚子,知青是外來的在婆家多半不會很硬氣,大概率會聽婆家的安排...
如果說出門的時候祝熙語的心情是多雲轉晴,那現在就是豔陽高照了。她突然覺得自己的運氣實在是太好了,但這一切都要感謝給她提供這個消息的人。
于是她對着面前這個看起來已經和莊稼人沒太大區别的漢子感激地說,“多謝陳哥。”未盡之言都在眼裡,這個人情陳佑知道祝熙語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