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火烤爐鐵餅上的烤肉滋滋作響,盤中是各種肉類琳琅滿目,山葵裡脊肉、牛肩肉、牛腿肉。
看着就讓人食欲大開。小芙細心地教他如何烤肉。首先,将一片肉放在炙熱的烤架上,稍微變色後立即翻面,然後裹上細細研磨的蒜泥食用。
李躍夾了一塊烤肉,蘸醬吃了一口,脆滋滋甜津津,非常好吃。他不禁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他迫不及待地又放上了一片肉在鐵餅上烤,繼續享受這美妙的味道。每一口都有種入口即化的感覺。
大吉端來了白米飯,還有李躍最愛的烏龍茶。
李躍吃得盡興,幹脆把剩下的裡脊肉全部放到烤架上,然後将蒜泥,均勻地抹在每一片肉上,卷起來,一口一個,吃得逍遙自在。蒜泥的辣味雖不如山葵強烈,但足夠提神,讓他滿臉滿足。
這時,大吉把剛剛腌制好的牛肩肉也端了上來,配着檸檬。小芙把牛肩肉稍微烤一下,然後擠上檸檬汁。李躍夾了一塊放入口中。牛肩肉的鮮美與檸檬的酸爽結合,别有一番風味,讓他忍不住笑了起來。
所有的牛肩肉都放上烤架,李躍一口米飯一口肉,吃得津津有味。
米飯吃完了,小芙又盛了一碗來。這次,大吉推薦他試試蛋拌飯。米飯上打入一枚生雞蛋,淋上醬油,從底部攪拌均勻,吃一口,果然美味無比。
正當大家吃得開心的時候,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破門而入。
看到食物就往嘴裡塞,夥計們慌忙前來阻攔。
李躍看清來人的臉道:“且慢,讓他吃飽。”
“他是?”阮棠疑惑道。
“他是前暗行禦史,在調查案子時,頭部被棍棒所傷,才變成今天的模樣……”
長安城鬧起了鹽荒,李躍被派遣暗中調查食鹽壟斷案,便下落不明。
冬至前後,下着連綿不斷的細雨,飄灑在長安城,像是鋪天蓋地的愁緒難以排遣。
這段時間鹽荒的案子剛開始查,監察司巡查史李躍卻失蹤了。
阮棠去他住處查看,桌上還留着謄錄到一半的《食鹽交易賬簿》,但人卻不見蹤影,生不見人,人間蒸發。
巡查史失蹤的案件需要到大理寺報案。但天公不作美,半路上雷聲滾滾,須臾間便落了雨。監察司副史阮棠冒雨疾行,過了洪福橋,眼看大理寺就在眼前,卻有人先她一步到了官署外。
那是一頂四方八擡的大轎,落轎的大員一身墨色便服,身旁有人為他舉傘,眉眼模糊,但那不言不語的模樣卻透着一股凜然之氣。他下了轎,腳步一頓,朝雨幕這邊看了過來。
阮棠愣了一下,才隔着雨簾向他行禮。
這真是個多事的冬天,皇子被殺案、兵庫藏銀案接連不斷,大理寺少卿裴不瑜忙得焦頭爛額,成天把腦袋挂在褲腰上過日子。因此,當署外的衙役看到阮棠的名帖時,不過是監察司的一名副史,就說:“大人正在議事,請官人稍等。”也沒有把她往署衙裡請。
阮棠也不急着等,将文書遞上去也算是完成了任務。但是,這名失蹤的巡查史與她有仁義之交。在西城外那次,她被謝大頭追殺,若不是這位巡查史舍命相救,隻怕她難逃一劫。
雨勢時急時緩,廊檐下擠滿了躲雨的人,從官袍的紋樣來看,和阮棠一樣,都是被打發來候着的小官。
阮棠正想着是否要擠進去,忽然頭頂的雨停了。回身一看,原來是一個随侍為她舉着傘,一身整潔的裝束,眉目清秀,說了一句:“官人小心着涼。”便将傘遞給她,自己徑直進了衙門。
傘面是暗橘色的,肅然雅緻,大理寺的衙差見傘的氣派,立即将她請進了署裡。阮棠這才明白,這傘是方才那位大人用的。
也是奇了,這世道,傘的臉面比人的臉面好用。
見到大理寺卿裴不瑜,阮棠俯首行禮:“下官阮棠,見過大人。”
裴不瑜是熟悉阮棠的。他常常和蘇相到她店裡吃酒,阮棠是去年被錄用到監察司的。
裴不瑜言語溫和幾分,指着一張八仙椅道:“坐下說話。”
阮棠依言坐下,這才注意到那位落轎的大人正閑坐一側飲茶。眼前這位雖然模樣無瑕,但眼底雲遮霧繞,不知藏着什麼。
阮棠想起一句話來,曉開一朵煙波上。
裴不瑜道:“你托趙寺丞遞來的文書我已看了。李躍的案子你且放心,好歹是朝廷的巡查史,我再拟一份公文交與禮部,務必将人找到。”
在這個艱難的時節,三法司遇到棘手案子無不推脫,大理寺肯接手已經是極大的情面。
可是等禮部審完公文,開始找人,又得等到什麼時候?讀書人一輩子盼望金榜題名,李躍好不容易科考得名,查個鹽商的案子,就落得下落不明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