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午後,方糖便回到了學校。
因着是周日的緣故,此時在校園裡并沒有似往常的熱鬧。
那已是變為金黃色的銀杏樹下,隻有方糖一人走過,稀稀疏疏的是她走過飄落在地的杏葉上的聲音,清脆而又有些冷清。
宿舍樓原也沒什麼人住,方糖上樓,直到開門入屋前,她還是一個人都沒有遇到。她突然有種感覺---這個世界上仿佛隻有她一人。
不過安安靜靜的生活也沒什麼不好吧,方糖休息了一會兒,便把作業拿了出來。
對于一個在現代已工作數年的人來說,這些作業都并不難,所以她很快就把課堂上老師布置的作業做完了,數學,英文...國文有作業麼?她回想了一下,确定是沒有的。
與數學課外文課不同,方糖發現傅良聲所上的國文課似乎并不喜歡布置作業,而且他的講課風格算是那種循規蹈矩類型的,聲調平平且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講到最後也隻是讓大家自行看書,可就是這樣,也還是惹得不少女學生對他芳心暗許。
這就是個人魅力麼?方糖邊想着,邊翻看着傅良聲幫她找來的《外文鑒賞》,而她看着看着,在翻到某一頁時,裡面掉出來一片杏葉。
方糖随即從地上撿起這片杏葉,發現這片杏葉被壓得偏平,應是有些年月了。應該是有人用它做成了書簽,方糖把杏葉重又夾回到剛才那頁時,卻還發現在文章段落一旁還用黑色筆寫了兩行小楷-----思卿成瘾,求而不得。
這字裡行間分明已隐藏了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方糖有些八卦,又再翻了好幾頁,發現就隻有這一頁留下了這些字句。
這是誰寫的呢?按說那傅家書樓來往借閱書籍的人也不少,也許是某位癡情人留下的吧,方糖以指尖撫摸了這些字,字迹當然是早就幹透了,可卻讓她感受到了餘溫。
情緒被一下子牽動了起來,方糖放下《外文鑒賞》,起身走到窗戶旁。她見外面還有陽光,便決定要不去學校的圖書館看一看,那日江南随意指了個方向,方糖便約莫記住了,可這不打緊,她現在有的是時間,自行去找找也是可以的。
出了宿舍,憑着模糊的記憶,方糖一路往北樓走去,而北樓後面就是圖書館了。
這座西式的圖書館被周圍的落羽杉遮擋了部分,隻留有屋頂可供來人看見。
方糖朝着圖書館而去,越是走近便越能聽見從圖書館裡傳來的鋼琴聲。她雖不懂這彈的是什麼曲子,但琴聲不似悠揚,竟有些淩亂無章之感。
所以她雖是好奇,但腳步卻也躊躇,她不知道自己現在該不該走進去,她是怕自己這般進去太過突兀,會打擾到這彈琴的人。
但她又想着,這圖書館高三層,她也不一定就會遇到對方,所以方糖還是決定進去了。
方糖一進去圖書館,便被這正中央的雕像給吸引住了,她發現這潘家私塾似乎特别喜歡用人物雕像來裝飾,而這座雕像旁,是一座螺旋而上的白色階梯。
這白色階梯一直連接到頂,方糖擡頭往上看,發現這天花闆的玻璃和周圍窗戶上的玻璃都是用的西式彩色玻璃花窗,當陽光照射進來的時候,通過這些玻璃花窗時,便會折射出不同的顔色。
還有這偌大的水晶燈吊頂,以及用實木做的書櫃,方糖邊走邊看,觸摸着書的時候,仿佛還能聞到不知是木頭還是書的清香味道。
此時琴聲還沒有停,方糖以為那彈琴的人定是在樓上,也就沒打算走上階梯,隻留在一樓大堂看看書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