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梅嶺風雲 >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江湖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江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懸空寺殿樓的分布,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有聯絡,環環相扣,處處呼應,層次多變,布局緊湊,錯落相依……以小中見大,空間甚為豐富,不覺為彈丸之感。

實乃“上延霄客,下絕嚣浮”的方外之地。

言阙在此上下徘徊,觀賞贊歎,流連忘返。

突然,高處傳來喧嘩呼喝聲,“站住!别跑!”“抓住他!”

隻見有人騰躍着往下飛奔,身姿靈活;後面有身着深色緊身衣三兩人,緊趕慢趕追逐。

言阙定睛一看,那些身着緊身衣之人,依稀是當地捕役之流,那前面逃竄之人,大概率是盜匪或毛賊之輩。

他此時正回到入口處,便拉開架勢,準備幫助攔截,不過心裡也打鼓,不知能否攔得住此人,畢竟從其奔跑速度和身姿的輕巧程度來看,對方看來是有不弱功夫在身。

來人甚快沖下,言阙張手一攔,本想讓他絆在自己身上摔倒,然後自己就可以扭住他;哪料對方帶着速度和沖勁,直接把他撞翻在地。而他自己雖然踉跄了幾下,但下盤還是紮住了,他也不理會言阙,拔腿就要狂奔。

說時遲那時快,斜刺裡沖出一人,一個“别馬腿”掃過,逃竄之人一絆,再次踉跄了好幾步,趁他速度變慢,此人健步上前,一個飛撲,将逃竄之人壓服在地,反手擒住。

端的一個幹淨利索漂亮。

言阙此時發現,這可真是有緣,這位英勇擒賊的勇士,仍是是那名客船上見過的英偉男子。

這時,追來的捕役也到了,那名男子的女伴也到了。

果然是名慣盜,捕役們追他好幾天了,如今才捕獲。

捕役們對男子相當感激,幾人寒暄了一陣不提。

對言阙而言,如此緣分,再不去認識認識這位好漢,都說不過去。

原來男子姓夏,單名一個江字,女子姓寒名霜,為其師尊之女,兩人是定親多年的未婚夫婦,師門正是聞名天下的點蒼派。

兩人這次是前往京城,奉師命去看望多年未見的師叔李燚,順便看下有無入仕的可能性。

因為職業性質的原因,李燚這個掌鏡使代首尊平時行事很低調,其實整個懸鏡司都很低調,但言阙還是認識的。

本朝懸鏡司是個特殊的存在,它類似于一種獨立的監察機構,跟其他各部各司的交叉很少,隻聽命于皇上,完成皇上交付的特别的隐秘任務。

以前懸鏡司規制不大,其監察功能主要在周圍鄰國和邊境線,所有的諜報都經由懸鏡司收集、分析呈報皇帝;也會代帝巡查各地,監察各地官員、督撫的政績,以和吏部每年的考績進行印證。

但現在聽父親言談間偶爾露出來,懸鏡司倒承擔了不少對京城官員的暗中監察任務了,以緻各衙門對這代首尊李燚都産生了不滿和防備心理。

懸鏡司的官員選拔和任命規則也和和其他各部各司的不同,不受世家貴族的制掣,主要憑皇帝好惡,倒頗有一種可以“不拘一格”用人才的随性,當然對忠誠度和武藝高低看得也很重。

所以言阙估計,憑李燚這層關系和這身高強的武藝功夫,夏江入懸鏡司幾乎是闆上釘釘的。

夏、寒兩人均性格開朗,尤其寒霜,雖身為女子,卻給人毫無矯揉造作之感,直爽熱忱,且見多識廣,頗有江湖俠女之風。

加上言阙對他們一路已産生這麼多好感,自然三人談笑晏晏,非常投機。

三人接下來又同行了兩天,才依依惜别,相約将來京城再見。

“三月不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

還沒享受到兩年的風調雨順,開文七年春末,雲夢湖地區再次大旱。

旱情伊始,即來勢洶洶,大片的水面很快退去,裸露出龜裂的湖底,隻殘留一些淺底小水窪,幾尾小魚死氣沉沉潛伏不動,但也很快被抓食殆盡。

廣袤的平原,開始樹枯葉黃、田幹地裂,不久,百姓連吃水也成了問題,民衆怨聲載道。

有心者開始傳播各種流言,有彪悍魯莽的人扭結成群,搶劫開始出現,很快就彙聚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鐮刀、鋤頭都成了兵器,開始沖擊集鎮和縣衙。

雖然情勢看來洶湧,但其實涉及範圍亦不過縣城和周邊的兩、三個集鎮。

縣守怕死,更怕承擔責任,又希望得到更多的赈災物資……就将流民的人數和鬧事的嚴重程度鉚足了勁往大裡上報。

這就變成了一件“刁民趁災鬧事”的大事。

多種不同的消息報到京城,有說謊報災情的,有說災情異常嚴重的,有說刁民不足懼的,有說要鬧出大事直逼京城的……

梁文帝緊張起來,他最怕再經曆戰争,于是幾次召開專門廷議讨論,結果衆臣越說越糊塗,分歧越大。

最後決議一方面派人去實地察看災情,了解民情;

同時從國庫及各地緊急調糧、籌糧;

為應付流民匪衆,避免沖突加劇,再急召從西境巡察歸來、目前尚在路上的林帥,要其加快腳程歸京,帶兵前往災區鎮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