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急降,轉眼已是十月底。
傅璟拿着買來的咖啡推開了總裁辦公室,顧言低着頭沒看人,但該點明的話沒舍得放在嘴中。
“來回買咖啡最多需要一個小時,你卻去了兩個小時。傅璟,不要拿公事偷懶。”
傅璟不爽地啧了下嘴,狠狠将手中的購物袋拍到顧言面前。
“外面比早上出門冷,我他媽的好心跑商場給你買外套去了!”
聽着傅璟給出的理由,看着桌上的證據,顧言的心驚了一下。
他不動聲色地說了聲“下不為例,”後,急忙将視線挪到了顯示屏上。
他心裡有些怪,很不是滋味兒。
最近……傅璟似乎對他太好了些,抑或是說傅璟對他的關注遠遠超過了正常該有的分寸。
而且,傅璟對他的态度也是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從前是恨不得活剝了他,現在一天三頓飯都要盯着吃完……
每次面對傅璟的反常,顧言總會對自己說這是裝的,是假的,關心的背後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不敢把傅璟對他的好往心裡藏,他隻能這麼洗腦自己,讓自己生防備。
防着傅璟,看他能使什麼手段。
可……防備半天什麼都沒有,這和預想的完全不對标。
有時候顧言也會大膽地多想一些,想傅璟别是喜歡上他了吧,但僅僅隔了一秒,他就果斷地把這個念頭扼殺了。
已經在這上面吃過太多虧了,什麼都會是,這一點絕對不會。
太荒唐,太不可思議。
“買咖啡期間有發現什麼商機麼?覺得這家店值得投資嗎?”為了避免亂想,他将思緒拉回正途。
傅璟臉上閃過一絲窘态,兩個小時前顧言讓他去買咖啡,他隻是在心裡罵了句矯情後便聽話去買了,哪知道這裡還給他下了隐形任務。
“沒有。”他如實說。
“再想想。”
行,傅璟靠着顧言的辦公桌仔細思考了會兒還真注意到了一些。
“這家店好像是個連鎖店,咖啡很便宜,排隊的人很多。店鋪很小,有兩個出餐口,一個就是點單台,一個是在店外單獨開了小窗。位置周圍是商圈寫字樓。”
說着他拿了一杯喝了一口,嘗着味兒說:“口感不錯,蠻好喝。這個價位,能有這樣的口感算不錯了。”
“還有一個最特色的點你沒發現。”
傅璟問什麼,顧言說:“他們家能’自帶杯’,到店購買可在原價上減五元。”
“減錢?”傅璟想起來了,最開始顧言叫他去時就提醒他帶個杯子,那時候他狠狠地皺了皺眉,罵了句“變态吧,”走人了。
現在看,原來關鍵點在這兒。
“你問這麼多是要投資這家咖啡店?”
跟着顧言這麼長時間,他已經能從平日的談話中準确找到顧言的基本用意。
“有想法,是他們找上門來求融資,我覺得這個項目前景還不錯,這家咖啡店的老闆是個很有意思的人。”
“我覺得不行,”傅璟提出相反建議,“現在咖啡市場飽和過剩,他們家雖然看起來生意還行,但說到底還是民生,薄利多銷買不上高價,是個吃力不太好的事兒。”
顧言明白傅璟心理,這位主但凡低于億元以下的生意那是一點都拾不進眼。
“我給你發份他們家的提案,你先看看。投資生意不要眼高,大制作、小成本的生意都要試一試,它們做起來的感覺不一樣,得到的反饋和經驗也會差很多,有時候大項目也可以用小成本的生意轉換腦筋,而小成本本身就是向着大制作而去。”
傅璟一聽又教導上了,很配合地拉着凳子坐到顧言身旁說:“别介,你給我講吧。提案都是怎麼漂亮怎麼說,是想求你入股給畫的大餅。我懶得看,你講給我聽,也讓小的開開眼界,見識見識顧總的眼力,能否從一堆廢品中撿到寶。”
顧言笑了一聲,微微搖了下頭:“好啊,那就看看你能否找到能說服我不投資的點。”
說完,顧言正經神色道:“目前這家店隻在本市有賣,約有一百家連鎖門店。一家一天平均能賣出一千五百到二千杯左右的飲品。”
“他們家有幾點特色:一是他們家的咖啡豆是自己烘的,牛奶的品質也很好。二是他們把門店員工的操作分開,一個人隻掌管一個步驟,這樣能少出錯,提高出杯效率。三是他們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相輔相成,到店憑‘自帶杯’留住顧客提高品牌形象,線上又用小程序壓縮‘自帶杯’的比例,算起來也不虧。”
“等下,我有幾點不同見解。”傅璟打斷直言道,“現在大家都追求借助技術代替人工,而且據我所知有些品牌用機器做出的飲品,口感并沒有差太大,甚至将誤差控制在了千分之幾,基本沒有錯誤。”
“而且按你說的分工,這樣算下來人工成本太高。‘自帶杯’雖然是一個不錯的品牌形象,但現在的年輕人誰會出門帶水杯去咖啡店買咖啡,就為了節省那五塊錢?也不怕被嘲笑,像你似的扣?而且在我看來他們找你一定是想借助資本力量向外發展,一百家店他們那些優勢還好管控,倘若一千或者上萬家呢,人工這方面必須要改。”
顧言欣賞性地看了眼傅璟,起身走到衣架旁,一邊穿衣一邊用誇獎的語氣說:“不錯,這段時間進步很大。既然你不贊同這個,那我帶你去商場考察一下,咱邊看邊談。”
聽到能出去,傅璟立馬來了精神。急忙掏出購物袋裡的大衣遞給顧言。
整日坐在這間小屋裡,他都快憋出毛病了。
兩人到了商場,傅璟以為會去逛傅氏旗下的服飾店,再不濟也可以去看看珠寶,萬萬沒想到顧言帶他到了家高奢旗下的童裝店!
眼睜睜看着顧言和導購員聊得火熱,他郁悶不已。
顧言長得好看,儒雅随和又能說會道,這是公司有目共睹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