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氣死我了,這簡直就是在浪費卷子。”
太醫署内,正在批卷的老太醫氣得摔下筆,在屋内來回踱步。
“您這是又怎麼了?”一旁的年輕太醫對他這番行為見怪不怪,他這位同僚自從進太醫署參加監考以來,每看幾張卷子就會下來走幾圈,幾乎就沒怎麼心平氣和過。
都說當教書容易折壽,當年的他嗤之以鼻,當老師的再難,還能有他們這些治不好就得陪葬的太醫難嗎?
來太醫署待了一個就他狠狠領悟到了,如果他有罪,請讓陛下來懲罰他,而不是考場上,學生沒完沒了地問他問他試題上的患者早飯吃的是什麼。
“你看看!”
老太醫起的胡子都翹起來了,指着卷子給他展示。
“你看看這寫的都是什麼?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
老太醫氣的臉色通紅,他猛地一甩袖子,讓開桌案,指着紙張上面那歪歪扭扭的字迹。
"這哪裡是救人的醫者,簡直是胡來!"
太醫的怒氣愈發高漲,他緊蹙眉頭,雙目圓瞪,似乎要穿透這薄薄的紙張,揪出那個亂答一通的無知小兒。
"簡直是對醫術的亵渎,對病患生命的不負責任!"
老太醫的胡子因憤怒而有些顫-抖,就連周圍的空氣仿佛都被這股情緒所感染。
年輕太醫好奇道走了過去,看清上面的答案,強忍着不讓自己笑出聲。
問:在醫術實踐中,吾輩常以藥物療愈病者,功效顯著,請簡述常見的藥物種類以及制作方法。
答:
新鮮或幹癟的植物屍體!
新鮮或幹癟的動物屍體!
切碎,磨粉,攪拌,加熱,混合在一起!
攪攪攪!
有時還得再加上一些泥土或者礦石!
問:病者于烹調膳食之時被刀削到手,止血包紮後次日複又削之,血流不止,應作何為?
答:先包紮,然後給他治眼睛
“我倒是覺得這位考生答的頗為巧妙,陛下建立太醫署,自是為了選拔人才,我等批卷也要不拘一格才對。”
年輕太醫覺得這答案并沒有什麼不對,可老太醫聞言,頓時怒火中燒。
"此等荒謬之人,若真被錄用,不知會害了多少無辜性命!醫術之道,豈容這等兒戲之态?"
老太醫看着那刺眼的考卷,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情緒。
"我要去禀報陛下,嚴懲這等庸才,以免再有無辜之人受害!"
話音未落,他已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差點撞上推門進來的太醫院院正。
“陳太醫急匆匆的這是要去哪啊?”
“景院正!”
若是莉莉絲也在這,定能認出,這位是那天出現在孫氏藥堂的三位老大夫之一。
老太醫停下來腳步,對于這位上級,他還是很尊敬的。
“院正今日來是所為何事?”
年輕太醫也走了出來,行禮道。
院正揮了揮手,“無事,你們忙你們的,就是我有一位小友是今年的考生,我來看看她答的怎麼樣。”
“可這不合規矩啊?”陳太醫着急道,他們院正素來不是徇私之人,怎麼今日卻犯了糊塗。
看出他心中所想的景太醫拍了拍他的肩膀:
“放心,我已經和陛下打好招呼了。那孩子對醫術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賦,陛下特命我破格提拔,旨在讓更多人受益于她的醫術。”
陳太醫松了一口氣,有些猶豫,又聽景院正道:
“說起來你也聽過她,就是破解了天衍道長的藥方,告知我們膠囊秘方的那位小女娘。”
陳太醫:“!”他對這位女娘可有敬仰已久,沒想到竟有幸能看到她的試卷。
“那位女娘叫什麼名字?”陳太醫努力回想,奇怪這幾日批卷并未發現哪位考生答的出彩,讓人氣的出殡的倒是有不少,難道是還沒有看到。
“劉三九。”
報名需要拿戶帖,可莉莉絲是個黑戶,隻好拿三九的戶帖報名。
“劉三九。”陳太醫喃喃道。
“這名字好像在哪聽過,難道是我漏看了?”
年輕太醫扯了扯他的袖子,指向桌子上的張試卷。
陳太醫大步走向桌邊,方才被他批的一文不值的試卷右側正寫着‘劉三九’的大名。
“!!?”
陳太醫顫-抖着手沉下心從新審視那張試卷。
這一看果然不得了:
“這文章論點鮮明,既遵循古法又不拘泥于傳統,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治療思路,就連這字迹也抱樸含真,每一筆每一劃都蘊含-着道家意境。”
他竟差一點就埋沒了一個醫界新星。
年輕太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剛剛可不是這麼說的啊!
“可您方才不是說‘醫術之道,豈容這等兒戲之态’嗎?”
陳太醫拍了拍的肩膀,
“小于太醫,你這話說的就有些不對了,我們身為醫者,首要任務是治病救人,規矩雖重要,但也需适時變通。”
陳太醫将試卷遞給景院正,稱贊道:“如此才華橫溢、天賦非凡之人,若能得朝廷重用,定能造福萬民,推動醫術之發展,實為我們醫者之大幸。”
年輕太醫木着臉:不管你是誰,快從他身上下來。